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本农田作为耕地资源中的优质部分,具有优越的自然禀赋和区位条件,是我国耕地保护的最后底线。长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增长迅速,通过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和土地卫片执法结果显示,大量耕地甚至是基本农田被侵占,基本农田面积不断减少,基本农田保护工作面临巨大压力,吃饭与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科学、合理的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好我们的“保命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系统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基本农田划定方法的研究后,总结出多数研究者思路即运用土地适宜性,农用地分等定级,农用地产能核算等土地调查成果,综合考虑耕地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要素构建耕地入选基本农田指标体系,然后对每个评价单元按照权重赋值,依照分数高低依次选入,直到满足规划数量指标。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且在日常的规划和管理工作中经常被采用。但是,这种思路忽视了土地资源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各地类之间互相转换的规律,暴露出指标的空间分配偏于静态规划,缺乏动态预测的不足。CLUE-S模型是国内外近些年流行的LUCC动态模拟模型,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基础,综合考虑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多种驱动因素,动态模拟土地利用格局的空间变化。国内外研究者已成功将该模型应用于土地利用变化、环境评价等多个领域,显示出强大的空间模拟能力。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基本农田划定方法和CLUE-S应用现状后,创新性提出将CLUE-S模型应用于基本农田划定方法的研究中。研究以西安市临潼区为研究区,以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将基本农田单独提出,列为与耕地、园地、林地等地类等同的“地类”,综合分析研究区自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筛选出驱动因素,以2020年规划指标为预测需求量,利用CLUE-S模型划定基本农田,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下一步基本农田划定新方法的研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