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刑罚理念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刑罚制度需注重人权保障、公平正义、高效及时和民主法治。纵观世界刑罚发展史,刑罚制度经历了身体刑、监禁刑、非监禁刑的演进历程,现正朝着刑罚执行的科学化、人性化、法治化的趋势发展,社区矫正制度由此应运而生,成为了世界各国刑罚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社区矫正的理念源自于19世纪末近代学派的行刑社会化思想,是西方主要国家首先推行的一种刑事执法模式,旨在追求一种人性化、轻缓化和成本经济合理的社区监督与矫正模式。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社区矫正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律体系比较完善,且被广泛运用于司法实践中。当前,社区矫正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支持,呈现出国际化发展趋势。自2003年开始我国将社区矫正的这一制度引入到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并在2005年在一些城市进行试点,直到200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使用,从此我国在刑罚上有了明显的变化,从原来的监禁刑逐渐转变为非监禁刑,这意味着我国在刑罚制度上更为完善,也是我国在民主法治建设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变化,标志着我国的刑罚制度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步。纵观世界刑罚制度,可以发现,社区矫正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我们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社区矫正,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特色不断完善社区矫正制度,也是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我国法治社会的要求,是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在诸多方面亟待完善,如:执法理念滞后、社区矫正法律体系不完备、监督机制不健全、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专业化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尚未形成等诸多实践困境。本文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就是以社区矫正作为理论依据,分析他国在社区矫正方面相关的情况,尤其是实施效果,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总结、归纳、对比,分析介绍了国内其他省份的一些政策和经验,同时以Q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为视角,折射出目前我国实施社区矫正时所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以及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该理论的不足之处,然后从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目的出发,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有效的完善措施,以期为我国建立体系完备的非监禁刑罚体系。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对文章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进行了基本的阐述。第二部分社区矫正概述。从社区矫正的基本内涵与特征、理论来源、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社区矫正的价值分析等方面做论述,本文认为社区矫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各种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促进其进行教育改造,能够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更好的改变自己的恶习,保证其服刑完毕之后能够很好的回归社会,同时还能够于监禁矫正两者结合在一起保证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刑罚效果,降低刑罚成本,更好的配置社会资源。第三部分以Q区司法局作为调查对象,对该基层司法行政单位的社区矫正工作进行调查,了解其具体的实践现状,然后进行信息归纳和总结,并从客观的角度进行分析,了解社区矫正在我国当前实践应用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第四部分主要就是写社区矫正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基层司法行政机关是进行社区矫正的一个主要部门,从该部门的工作实践分析,阐述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执法理念滞后、相关法律保障缺乏、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专业化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尚未形成等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社区矫正制度规范化、法治化发展。第五部分主要是分析社区矫正在实践应用中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剖析,为今后建立完善的社区矫正制度提供经验参考。第六部分对社区矫正制度在国外一些主要国家的发展现状及我国发展现状作具体分析。随着现代刑事司法非刑罚化和刑罚执行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在对应的制度上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调整,使得社区矫正在法律制度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且随着社区矫正的不断发展,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应用和发展,成为当前的一个主流形式,也是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社区矫正是对中国刑罚执行制度的探索与实践,对于推动司法改革、加强政法工作,优化法治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第七部分完善我国社区矫正的对策建议。本文从更新执法理念、重塑适宜执行社区矫正制度的社会环境;加快社区矫正立法,建立统一完备的社区矫正法律体系;加大对社区矫正的宣传力度与广度,扩大社会力量参与,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建立坚实的保障机制和专业化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等方面进行了立法建议。同时本文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还对其在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合理路径的选择,以期社区矫正能够更好的在我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