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年——2020年》提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可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尤其是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急迫的课题。语文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十个春秋,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新的语文课程改革在农村却举步维艰,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促进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刻不容缓。在新的经济时代背景下,在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背景之下,本论文立足于新课程改革,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为出发点,提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这一命题。希望广大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得以持续发展,同时希望相关的制度得以不断改革,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本论文给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界定,指出教师专业化发展既包括促进教师职业成熟发展的一系列制度措施,也包括教师全体的教学品质提高、职业内部的合作方式,还包括教师个体为成为成熟的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的提升。其中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应该包括语文专业知识,即汉语知识、文学知识等方面,语文教育教学能力,即语文课程开发能力、语文备课能力、语文教学设计能力、语文课堂管理能力、学业评价能力、语文教研能力等方面。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问题和因素分析。主要问题体现在教育理念滞后、知识结构陈旧、教学能力亟待提高、语文能力有待提高、教研能力不强等。然后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进行进行比较理性的分析。试图探寻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专业素质滞后的根源。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主要根据主要问题及归因,对症下药。首先是自主发展,这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也就是指教师基于个体主动意识和自身能力而自觉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达到教师应有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改革职前教育和健全职后继续教育体系,重点改革职后继续教育体系,使得职前职后的教育能够衔接起来,终身受教育。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不仅提升教学技能,还能够学习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专业得以持续发展。最后农村学校管理应该体现人性化和科学化,将科学发展观应用到教育教学管理中,为广大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