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贸企业构成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出口创汇做出了巨大贡献。2015年,在国际国内形式严峻的大背景下,我国出口增速高于全球和主要经济体,外贸结构调整、动力转换加快,国际市场份额增加,外贸的质量效益提高,对国民经济贡献加大。但是,随着我国进出口经营权的进一步放开,人民币升值,外需低迷、内需放缓,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外客户在定价方面话语权的提升及外贸企业竞争的加剧,使得我国民营中小外贸企业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经营活动不确定性增加,由此引发的经营风险随之增大。只要存在经营风险,融资活动产生的风险就无法避免。如何在目前融资难这个大背景下通过降低融资风险获得经营活动所需资金,已然成为中小型外贸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然而中国外贸行业微薄的年平均利润率、淡薄的融资风险防范意识、跌宕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以及匮乏的专业外贸人才,这一系列因素都加剧了中小型外贸企业的融资风险。因此,融资风险管理问题成为中小型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之重。M公司是一家民营中小型外贸企业,在发展经营过程中,不仅有留存收益融资,更多的是依靠债务融资,不同的债务融资方式有不同的融资风险,国际国内多变的形势增加了M公司的经营风险,随之增加了公司的融资风险,如果融入的资金无法创造收益、不能按时偿还,会引发更严重的财务危机,甚至丧失偿债能力。本文就是基于此背景提出,围绕M公司融资风险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融资风险相关理论的阐述奠定写作基础,利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对M公司存在的融资风险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M公司近三年财务状况及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识别M公司融资风险奠定基础;其次,说明了M公司不同融资渠道可能存在的融资风险,对其风险进行识别,进而从内部和外部两因素对公司融资风险成因进行分析。其中,内部因素主要是公司负债规模、期限及时机不合理;外部因素则为受国际经济形势、国家政策及金融市场上汇率、利率变动的影响;再次,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层面建立起M公司适用的融资风险评估体系,利用功效系数法对公司融资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估,评估结果表明M公司融资风险较高;最后,针对M公司的融资风险从事前、事中及事后方面对M公司融资风险的防范提出了应对措施,帮助M公司建立起融资风险预警体系,提升公司融资风险意识和控制水平。同时,希望能对类似外贸企业起到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