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Clk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la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是由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 (Wakker) Boed.]引起的在我国玉米产区广泛分布的重要病害,研究该病原真菌致病分子机理对于持续控制该病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MAPK途径是植物病原真菌接收外界信号、调控致病因子表达的重要信号转导途径。为此,本文以MAPK基因Pmk1为对象,研究该基因调控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致病因子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特点。首先,成功从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中克隆了与Pmk1基因高度同源的Clk1基因,该基因以单拷贝形式存在,全长1271 bp,包含4个内含子,编码352个氨基酸。为验证该基因的功能,对该基因进行了敲除试验,获得的两个Clk1基因敲除子均具有相似的特征。与野型菌株相比,敲除子表现为:白色气生菌丝多;在培养初期生长速度慢,后期生长速度达到或超过野生型菌株;易受低温抑制;不产生分生孢子;丧失侵染玉米离体叶片能力;可侵染受损的玉米叶片,但侵染速度减缓;细胞壁降解酶(PG、PMG、Cx)和毒素活性明显下降,但在色素性状上没有显著变化。敲除子形成一种类似厚垣孢子结构,推测可能与病菌致病力减弱有关。因此,Clk1基因在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的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一结论也再次证实了该MAPK途径在调控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性上具有的保守性。
其他文献
本文以农田陆生有害软体动物优势种-灰巴蜗牛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灰巴蜗牛的生物学习性、田间消长规律,并研制出能够有效防治灰巴蜗牛对环境和其它非靶标生物友好的饵剂,最终提出
目的:对肾病综合症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选取60例肾病综合患者的治疗护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颅脑CT检查对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98例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患者,对其进行颅脑C T检查,结合患
目的:探究社区老年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防治护理方法,为社区医疗同行提供借鉴.方法:选取对120例实施真菌感染防治护理的老年肿瘤患者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回顾法进行分析
目的:探析脊椎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干预对提升术后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脊椎骨折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区别分成对照组(n=43
目的:研究和分析新生儿卡介苗预防接种中的操作技巧与护理方式.方法:5次人用剂量卡介苗加入0.5m l的灭菌注射用水进行稀释后,疫苗提取到一个一次性注射器剂量为0.1毫升.在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