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磺酸对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q2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错综复杂。临床上防治DR以控制血糖、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拮抗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的活化、减少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的生成及阻断多元醇代谢通路等为主要手段,但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尚缺乏根治性的疗法。近年研究表明,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是DR不同发病机制共同的起始途径,为药物干预DR提供了思路,但对干预效果尚存在争议。本研究探讨牛磺酸(taurine,tau)早期干预防治DR的效果。目的:观察牛磺酸对DM早期大鼠视网膜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药物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75只正常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CON组)、糖尿病组(diabetes group,DM组)、糖尿病牛磺酸治疗组(taurine-treated group,D+Tau组)和糖尿病维生素E治疗组(vitamin E-treated group,D+VE组)等4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的方法建立DM模型。将牛磺酸及维生素E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分别配制成浓度为3%和1%的溶液。D+Tau组和D+VE组按10ml/kg体重分别给予牛磺酸和维生素E溶液灌胃,每日一次;CON组和DM组大鼠每日相同时间灌服相应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实验为期8周。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视网膜形态学改变,化学比色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etase,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经腹腔一次性注射STZ 60mg/kg后72小时,成功地建立了以高血糖为特征的Wistar大鼠DM模型,模型成功率为83.33%。治疗前DM组、D+Tau组及D+VE组血糖较CON组明显升高(P<0.01),但三组间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CON组、DM组和D+VE组大鼠治疗前、后血糖无明显改变(P>0.05);D+Tau组大鼠治疗后血糖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治疗结束时,D+Tau组大鼠血糖低于DM组(P<0.05),但仍较CON组高(P<0.01);D+VE组与DM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治疗8周后,与CON组比较,DM组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外节膜盘排列紊乱;内核层细胞和神经节细胞水肿,线粒体变性,细胞核固缩;神经纤维轴突水肿,胞器减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形,管腔明显狭窄。D+Tau组较DM组视网膜超微结构改变明显减轻,主要表现为神经节细胞轻度变性,胞器水肿好转。D+VE组较DM组视网膜超微结构改变有所减轻,但仍较D+Tau组重,主要表现为内核层细胞和神经节细胞水肿,线粒体肿胀,可见空泡样变性。与CON组相比,DM组大鼠视网膜MDA含量升高了317.39%(P<0.01),SOD活性下降了25.42%(P<0.01)。与DM组比较,D+Tau组视网膜组织MDA含量降低了67.14%(P<0.01),SOD活性升高了25.10%(P<0.01);D+VE组视网膜组织MDA含量降低了30.40%(P<0.01),SOD活性升高了24.59%(P<0.01)。D+Tau组视网膜组织中MDA含量较D+VE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ON组大鼠视网膜内有极少量的iNOS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于神经节细胞层,阳性细胞平均数为1.75±0.72;与CON组相比,DM组大鼠视网膜内iNOS阳性细胞显著增多(P<0.01),阳性细胞主要集中于神经节细胞层,少量散在分布于内核层,阳性细胞平均数为25.20±0.84;与DM组相比,D+Tau组及D+VE组大鼠视网膜内iNOS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阳性细胞仅存在于神经节细胞层,阳性细胞平均数分别为13.07±0.93和14.15±0.75,这两组间阳性细胞平均数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氧化应激损伤参与了早期DR发病。牛磺酸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清除自由基和提高视网膜组织抗氧化的能力,对DM早期大鼠视网膜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推测其可能机制为调节糖代谢紊乱、降低视网膜组织MDA含量、提高SOD活性以及下调视网膜组织iNOS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视网膜组织的超微结构。
其他文献
论文是对符号学与展示设计之间学科交叉研究的尝试。它通过符号学的理论、方法在展示设计中的指导、应用和研究,从一个科学的、系统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与建构,为展示设计理论体
目前,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成为城镇居民。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底,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2.35%,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2%,这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虽然,从数字上看城镇
目的观察延伸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
当前,我国航空事业飞速发展,使得空中交通流量呈指数级增长,对此,空中交通的安全管理与运行效率,都需要得到相应提升。基于此,本文就ADS-X系统多点定位精度展开研究,简要介绍
目的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其罹患率增高,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最重要的表现
本研究首次采用SiC窑具材料浸渍Ca3(PO4)2饱和溶液和浸渍Ca3(PO4)2与AlPO4混合饱和溶液的方法,目的在于有利于窑具材料晶相结构的转化和性能的优化;能堵塞材料的气孔,降低透气率,阻碍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逐渐深入和拓展,网络信息共建、共享、互通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旋律。在这样的时代主旋律下,档案信息的共建共享机制的构建是大力提高档案管理
目的通过对攀枝花市5个建成区(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的鼠、蚊、蝇、蟑螂预防控制效果进行评估,为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防治采用以环境治理
<正> 一、滇金综猴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又叫黑金丝猴、黑仰鼻猴,属灵长目、疣猴科、金丝猴属。是我国或主要产于我国的珍贵稀有动物,现已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全
生物圈与技术圈的碰撞遏制了线性经济的扩张,生态承载能力可能性边缘的扩大则带来了循环经济的机遇。从线性经济到循环经济的转换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然而,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