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ngle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设施农业发展势头迅猛,逐渐以全新的姿态走进农民的视野,其通过特定的农业设施影响植物生长的光照、水分、营养等因素,摆脱传统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制约,从而使农业的产量得到有效提升,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设施农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现代化,进而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业效益;发展设施农业不仅提高农业产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是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因素。临安区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设施农业发展也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这项研究将对临安区设施农业快速、持续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以临安区设施农业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掌握临安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和半结构访谈资料,运用统计描述方法和比较分析法,深入剖析临安区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调查临安区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含设施农业的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经济、机械化程度、认证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分析临安区设施农业产业、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主要设施机械化程度等,尤其是设施农业的作业水平、设施农业栽培技术。2.在实地调查基础之上,剖析临安区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农户对设施农业的期望不高;经营主体分散,抱团程度低、信息流通不够;政府帮扶的力度和范围有限;设施建设简单、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业的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社会化服务和产业体系不够健全;经营管理模式单一。3.针对临安区设施农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临安区设施农业的“七步”建议,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补贴范围和力度;进一步提升设施农业科技服务的推广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户对设施农业的信心;进一步丰富大棚等设施建设的类型;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健全社会化服务和产业体系;进一步创新设施农业经营管理模式。
其他文献
土地利用效益反映的是土地的利用是否体现了土地价值,是否适应土地规划、城市规划,是否保障居民的生活水平,是否兼顾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各区县的土
文章论述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探析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有关对策。
组织人事部门是管干部、管人力资源的部门。组织人事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着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组织人事干部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为供销
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严重程度越大,其产生颠覆性、毁坏性影响的程度就越大。高中生处于青年初期,班主任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对他们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