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发多天线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on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用户的增多以及人们对移动通信业务的追求从单纯的语音业务扩展到多媒体业务,有限的频谱资源显得日趋紧张。未来高速无线多媒体通信要求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00Mbit/s,因此追求尽可能高的频谱利用率以及增加通信系统容量已成为并且在今后仍然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问题。这种挑战使得人们努力开发高效的编码、调制以及信号处理技术来提高无线频率的效率。无线信道下,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多发射多接收天线技术,构成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一个MIMO系统提供多条独立的传输信道,因此,在一定条件下,系统的信道容量随天线的数目线性增加。空时编码是一种用于MIMO系统的编码技术,该编码在多根发射天线和各个时间周期的发射信号之间能够产生空域或时域的相关性,这种空时相关性可以使接收机克服MIMO信道衰落和减少发射误码。与空间未编码系统相比,空时编码可以在不牺牲带宽的情况下起到发射分集和提高功率增益的作用。研究表明,空时编码技术是达到或接近MIMO无线信道容量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是第三代和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实现高数据速率、高传输质量的重要途径。无线通信的信道是一个不可靠的多径传输的随时间变化的信道。它具有由于时变多径传输产生的衰落、时间延迟扩展等有害影响。这些是对通信系统性能的极大限制。为了提高MIMO系统抑制定向干扰的能力,本文针对空时分组码MIMO系统,研究了一种基于DBF的抑制定向干扰的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虽然相对于理想无干扰的系统来说有一定的性能损失,但是能有效抑制空时分组码MIMO系统中的强定向干扰。
其他文献
动态频谱接入是解决频谱资源稀缺与频谱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其基本思想是:次级用户(非授权用户)在不对主用户(授权用户)造成干扰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策略动态
随着天线技术的发展,双频共口面微带天线单元和阵列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双频天线能够同时工作于两个频段,不仅可以更加方便地利用不同的频段接收和发射信号,减少单
H.264标准是ITU-T的VCEG(视频编码专家组)和ISO/IEC的MPEG(活动图像专家组)共同组成的联合视频组(JVT,Joint Video Team)开发的标准,也称为MPEG-4 Part 10,或“先进视频编码(A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