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背景下边缘人物形象之比较——试分析《父亲的微笑之光》与《野草在歌唱》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3zz123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丽斯·沃克与多丽丝·莱辛均是当代世界文坛颇具影响的女性作家,她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为读者呈现了多部内容丰富、主题深刻的优秀作品。本文选择艾丽斯·沃克的《父亲的微笑之光》与多丽丝·莱辛的《野草在歌唱》进行平行比较研究,运用后殖民主义与后殖民女性主义探讨两部作品中的边缘人物形象。  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  绪论介绍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与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生平及本文所进行研究的两部小说的创作背景。梳理国内外对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与《野草在歌唱》的研究现状,并阐述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论文主旨。  正文共包括三章内容。  第一章整理本文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论述后殖民主义以及后殖民女性主义的产生背景与主要思想,并着重讨论后殖民主义与后殖民女性主义之下的“边缘化”主题。  第二章主要研究后殖民主义霸权下的男性边缘人物形象。通过比较被白人中心主义异化的鲁滨逊与迪克以及丧失话语权的马努列多和摩西,来探讨处于边缘地位的男性所承受的西方中心主义及种族压迫。由于白色殖民统治的内部问题及有色人种的外部抗争导致白色殖民霸权不断瓦解,边缘人物也不断向中心迈进。  第三章主要研究后殖民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女性边缘人物形象。女性不仅要承受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的压迫还要遭受来自父权专制思想、性别歧视的迫害。通过比较父女关系以及夫妻关系中的女性边缘形象的异同,可以发现女性边缘人物寻找自我的唯一途径就是挣脱父权制的藩篱,实现自我解放。  结语《父亲的微笑之光》与《野草在歌唱》都批判了西方殖民霸权、白人中心主义及父权专制思想,两位作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启迪人们将文化、种族、性别问题放入全球化大背景下加以重新思考,实现人类的和谐共存与发展。
其他文献
通过对充油电力变压器产氢机理的分析,根据油中溶解的不同特征气体成分之间的伴生增长情况,提出一种动态识别氢气主导型故障的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以往静态分析方法受故障累积
文章讨论了北方网黄河上游、黑龙江水电向环渤海经济圈输电,中部网长江中上游水电向长江下游经济圈输电,南方网澜沧江、红水河、闽江水电向珠江下游经济圈输电,建设北、中、南三
通过对漯河市干河陈变电站10kV配电网在安装ZXB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前后的运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装置本身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通过运行说明ZXB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