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重庆州县衙署建筑布局研究——以永川、合州为中心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jing1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衙署建筑是官式建筑的主要类型之一,它是传统社会地方行政的治事场所。因此,衙署建筑作为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同时,衙署的布局映射出传统社会的宗法伦理观念,亦代表统治阶层的权力。沧海桑田,衙署建筑大多历经战乱破坏,目前尚存的遗址数目并不多,因此关于衙署建筑的研究仍然是建筑史研究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即便地方衙署尚有一些遗存,而绝大多数保存不完整,或严重损坏,或遗址改建,因此实例研究的例子甚少。因此,衙署建筑的实证研究存在较多困难,有待加强进一步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旅游业也兴盛起来,人文旅游大热,衙署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日益凸显其影响力。目前,关于重庆地方衙署建筑的布局功能尚无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本文从衙署称谓之演变入手,结合梳理重庆府境内县衙概况,以合州、永川县衙为实例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史料文献、口述史料等相结合的方法,对永川、合州县衙建筑群布局,划分功能区,并且针对合州、永川县衙内部单体建筑结合史料作详细研究,以初步探讨重庆地方衙署建筑的布局规律。永川县衙、合州县衙的朝向均坐北朝南,衙署建筑沿中轴线分布。巴渝地区地势均为居高临下,高差较大,地域特色显著,大多采用穿斗式建筑构造,具有明显的巴渝建筑文化特征。  中国古代衙署建筑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对此应当有必要进行有效保护利用。因此,对古衙署建筑群进行详细系统的研究,分析探究其建筑的布局功能的规律,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经历的一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它对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命运,以及对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影响都是广泛而深远的。没有以农
威廉·柔克义(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1854-1914)是学者型外交家,他曾六次来华,在中国居住共约十一年之久。作为美国杰出的外交家,柔克义在中美关系上有重要影响,他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