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塘湖煤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的哈密地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数不多的尚未开发的整装煤田之一。本文利用2006-2012年新疆煤田地质局一六一煤田地质勘探队在三塘湖、淖毛湖等地区开展工作取得的煤炭勘查资料,分析煤田大地构造、地层层序、成煤环境、沉积演化、聚煤规律等控煤因素,为煤田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及类似煤田的找煤工作提供参考。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通过对2个重要不整合面和2个局部不整合面、冲刷面的识别,将三塘湖盆地中下侏罗统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并根据地层叠置样式、岩相、岩性的变化从而细分出了低位、湖侵以及高位体系域,共划分为9个体系域,其中,SQ1相当于八道湾组,SQ2相当于三工河组,SQ3相当于西山窑组。这种层序划分方法可在全区的钻井剖面之间进行良好地对比。(2)从中、下侏罗统地层颜色、化石和孢粉资料中分析,中下侏罗世为亚热带潮湿气候环境,盆地中绿色植物大量的生长繁殖给各个成煤期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物质来源。北缘大哈普提克山、苏图海山、双燕山提供了主要的物源。(3)通过对岩芯样品、测井资料和分析化验资料等的研究,确定研究区中的目的层段主要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沼泽、湖泊、泛滥平原等5种主要相类型,并细分为10种亚相和22种微相。(4)研究了等时地层格架下的沉积相特征,并通过剖面相、单井相、砂地比等值线和砂岩等值线等基础图件编制,明确了9个体系域的沉积相展布。三塘湖盆地侏罗纪沉积相类型丰富多彩,变化复杂但很有规律,沉积相带的展布格局受构造控制,各层序沉积时期的沉积相展布格局具有继承性。(5)应用基准面和可容空间变化理论建立三塘湖盆地侏罗纪中下统层序构成模式,分析层序格架下的聚煤规律。厚煤层发育主要受湖平面变化、古地貌和沉积环境的控制,在低位和高位时期的三角洲平原区是最有利的成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