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_love_s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一种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模型,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 抽取新西兰大白兔骨髓液并离心得骨髓单核细胞层,以1×106/ml的细胞密度进行接种,置饱和湿度5%CO2培养箱中培养,并逐日在倒置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记录其贴壁及融合单层时间、形态变化、增殖情况。细胞融合单层并传代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贴壁率曲线及测定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和细胞活力等。结果 原代培养细胞接种后24-36h后开始贴壁。48-72h时细胞呈集落生长。6d时贴壁细胞呈长梭形外观,部分区域融合成片。13-16d细胞融合单层,成集束状排列。传代细胞一周左右融合成单层。由细胞生长曲线可以看出,潜伏期<24h。细胞对数生长期为第2-5d。由生长曲线可以得出细胞群体倍增时间是24h。传代细胞接种后12h细胞基本贴壁完全。传代细胞接种活细胞率为96. 8%。结论 兔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早期生长性状稳定,增殖速度快,适应性强,可作为骨组织工程学的种子细胞。
其他文献
目的:初步验证小儿宣肺糖浆治疗小儿外感咳嗽-风热犯肺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将96例符合小儿外感咳嗽-风热犯肺证患儿确定年龄亚组并随机分组,试验组32例、极低剂量组32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结合临床诊疗,初步提出类风湿关节炎气虚毒蕴的病机认识,并进一步探讨其效方调平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应机制,为类风湿关节炎气虚毒蕴病机及效方的临床运用提
目的:探索穴位埋线和传统中药对雌性SD大鼠卵巢早衰(POF)模型的预防疗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将40只有正常动情周期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预防埋线组、预防中药组
针灸是中华学术文化的原创学科,那么怎么才能使其进一步发扬光大呢?围绕这个问题,针灸界历代先贤都做过许多思考并为此付出巨大努力,也从不同角度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针灸发
临床研究:目的:研究帕安胶囊对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先按改良Hoehn&Yahr分级标准分两层:第1~3级为一层;第
目的:通过艾灸大鼠“关元”穴后实验操作镜下观察大鼠不同时辰的红细胞c3b受体与酵母菌免疫花环结合率,探讨“关元”穴在中医中增强免疫能力的作用及西医的机体免疫能力是否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