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对室内环境品质的关注已从舒适与健康要求提升到公共卫生与安全性范畴,其控制对象也已从物理与化学污染扩展到生物性污染源。在公共建筑集中空调典型的间歇运行模式下,空调通风系统部件微环境的周期性热湿特性及其与室内空气状态的非稳态相干性,导致有害微生物及代谢物在空调系统部件上迅速繁殖与积聚,并诱发空调系统二次污染,这已在世界范围受到重视。本文选取广东地区典型台站,探讨了典型城市热湿气象参数(相对湿度、干球温度)波动规律,分析得到了广东地区典型城市热湿环境变化特征;基于广东地区全年热湿气候特征和间歇空调运行热湿环境变化规律,设计了间歇空调系统热湿环境动态模拟试验,并搭建了试验台;选取典型微生物(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Frankland、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橘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选定实验因素(预冷(热)期时间、预冷(热)期温度、预冷(热)期相对湿度)和水平,在搭建的试验台中进行正交实验,探究了在6月~8月期间间歇空调系统典型微生物在预冷(热)期的热湿灭活特性;给出了公共建筑一次回风式间歇空调系统预冷(热)期温度、相对湿度、时间等参数的抑菌运行设置值:70℃、30%、50min,以及节能运行设置值:21℃、65%、25min;采用空气焓差法分析得出了公共建筑间歇空调系统可供选择的优化运行模式:提供典型城市(广州市、阳江市、汕头市、韶关市)公共建筑一次回风式间歇空调系统最热月中午12时室内外空气焓差逐日变化趋势图、最冷月上午8时室内外空气焓差逐日变化趋势图以及夏至日室内外焓差逐时变化趋势图等三种节能运行参照图,可根据公共建筑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公共建筑室内洁净度条件下,参照三种趋势图选择在焓差小的时刻预冷(热),可达到节能目的;根据相关卫生规范和规定,当公共建筑间歇空调系统检测到有害微生物超标,根据公共建筑实际情况,参照三种趋势图选择在焓差小的时刻,将预冷(热)期温度、相对湿度、时间等参数调整为抑菌运行设置值,运行抑菌模式,既能达到抑菌目的,同时可以减少能耗。此间歇空调系统可供选择的优化运行模式可应用于公共建筑及食品生产企业等空调系统节能运行及人工环境初始微生物控制。研究结果将为指导公共建筑间歇空调系统节能运行、有效控制微生物二次污染、保证室内环境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参考,并为食品生产企业人工环境初始微生物控制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