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州八怪是清代乾隆年间活跃在江苏扬州画坛的革新派画家总称,是18世纪中国绘画史上的一支劲旅。他们以自己对人生和艺术的独特感悟,在创作中以叛逆、创新的精神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格调。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扬州八怪,本文从禅宗对中国绘画影响的角度,来探寻禅宗思想对扬州八怪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的影响。
论文第一部分先从大的着眼点入手,高度概括的论述了禅宗的兴起以及禅宗对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的影响,为论文的展开做下铺垫。
论文第二章论述禅宗与“扬州八怪”的渊源,分别从家庭背景、师承关系、社会遭际以及交友圈子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论文的重点是第三章,论述禅宗思想在“扬州八怪”创作思想及书法创作中的体现。第一节从郑板桥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创作理念及金农的“象在体外之初”进行分别论述,从中来找寻禅宗思想对其影响的表现。第二节则又从“顿悟”与“渐修”、“变相”与“实相”、“传心”与“达意”、“空灵”与“虚静”四个方面来解读禅宗思想对“扬州八怪”书画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