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叶假名的借音假名是和汉语有关系的音读,因此研究汉语语音,万叶假名中的借音假名也是重要的参考材料。本文在诸先学的研究基础上,通过统计和计算的方法考察了《万叶集卷五》诗歌部分的一字一音借音假名。从统计和计算结果来看,《万叶集卷五》诗歌部分运用了大量的借音假名,真正能够作为研究汉语语音材料的假名吴音(84种)、汉音(12种)、吴汉同音(45种),共计141种。《万叶集卷五》诗歌部分使用大量的借音假名同时也说明了,在用汉文字表达日本人的思维中,已从大量使用训字阶段进入音训交用阶段(小古博泰 1986),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本文还对借音假名进行分类,分别统计出《万叶集卷五》诗歌部分中吴音、汉音、吴汉同音、部分字音的使用字数,揭示出延历、弘仁时期朝廷颁布实施使用汉音、排斥吴音之前的公元710年到733年间日本语借用汉语汉字音的一些特点。 《万叶集卷五》诗歌部分的音假名中使用了大量的吴音,与预期恰恰相反。这大概是因为当时的中国虽然相继建立了统一的国家隋和唐王朝,文化的中心也逐渐北移,但日本还未直接受到王朝交替的影响,可以说当时的日本直到朝鲜半岛的百济灭亡为止日本文化都是以受南朝文化浓厚影响的百济文化为主。考察中的45个吴汉同音部分颇引人注目。45个吴汉同音说明45个汉字的唐朝初期北方音与南朝江南音相同,这部分吴汉同音可以作为研究汉语语音研究的及其重要的资料。除此之外还有14种读音不能确定是吴音还是汉音,疑是比吴音、汉音更早的古音。从汉语音韵史的角度出发研究和考察万叶集的音假名可以说是本论文的深入点。但本论文只是对《万叶集》二十卷的一卷进行了调查,还未能对《万叶集》中所使用的音假名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这些有待于今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