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中药领域探讨莪术油提取方法及其注射液对猪细小病毒(PPV)病的抑制作用,为临床防治PPV病提供试验依据。试验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FE)广西莪术油,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粒度60目、温度55℃、压力25Mpa。气相质谱联用(GC-MS)分析广西莪术油,含有莪术醇、莪术酮、榄香烯等成分。所得莪术油,制备成终浓度为1%的莪术油注射液。以1%莪术油注射液作用于PK-15细胞,细胞病变法(CPE)测得最大无毒浓度(TC0)为62.5μg/mL,半数感染浓度(TC50)为125μg/mL;染料法(MTT)法测得TC0为28.67μg/mL,TC50为49.33μg/mL。根据MTT法毒性结果设计三种不同加药方式,以探讨莪术油对PPV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先加药物后加病毒的作用方式的抑制病毒效果最好,其体外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2.813μg/mL,90%有效抑制浓度IC90为4.123μg/mL,治疗指数为31;与病毒对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阳性对照药物利巴韦林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取先加药物后加病毒的作用方式,探讨莪术油注射液在有效浓度范围内抑制PPV增殖的作用规律。单因素方差分析,与病毒对照比较,在作用后2-12h内对病毒的DNA拷贝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12h后,PPV DNA拷贝量明显低于病毒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65h PPV DNA的拷贝量最大,差异极显著(P<0.01)。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FE)莪术能有效得到高质量的莪术油;莪术油注射液抗病毒试验以先加药物后加病毒的作用效果最好;莪术油注射液体外对猪细小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在疫苗免疫失败或有野毒感染情况下可用4.123-28.67μg/mL莪术油注射液进行PPV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