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工马南传》的叙事结构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liuxiewe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加拿大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诺思洛普·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为指导,以英国小说家乔治·艾略特的小说《织工马南传》为研究对象,主要对《织工马南传》中的叙事结构加以分析,进而揭示其叙事结构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以便加深对作品深层意义的理解。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代表是弗莱。他们把神话作为文学的本原,试图通过发现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并在神话中寻找其原型,并将这些原型应用于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而作为其代表,弗莱提出了《圣经》中运用了U型叙事结构这一原型,成为对《织工马南传》的叙事结构进行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将小说与其原型《圣经》相对照,可以发现在小说《织工马南传》中,乔治·艾略特也使用了与《圣经》类似的U型叙事结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小说中主人公塞拉斯·马南人生经历中的U型结构,其二为小说中另一人物戈德夫雷人生经历中的U型结构,使用了《圣经》中的“回头浪子”这一原型。而塞拉斯·马南身上的U型结构又可以细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生活环境和条件的U型经历,精神生活状态包括宗教信仰上的U型历程以及塞拉斯·马南其个人在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上的U型变化。《织工马南传》叙事结构中的这种特点表现出独特的象征意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从宗教方面上说,塞拉斯·马南宗教信仰上的U型历程反映了乔治·艾略特类似的历程,表达了她既反对仪式性的、虚伪的表面宗教,又对宗教对人的教育作用抱有信心的复杂态度。从道德伦理方面看,小说中的这种U型结构表现了作家借助小说来惩恶扬善、劝喻世人的想法,表现在小说中流露出的因果报应思想和博爱精神。另外从整个人性角度看,U型结构使塞拉斯·马南的U型经历具有象征性意义,与整个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塞拉斯·马南靠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的关爱走出了困境,人类也只有靠真诚的关爱才能获得拯救,走向乐园。 本文第一章引言简单介绍了近年来中外学者对乔治·艾略特及其《织工马南传》的部分评论。第二章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即神话一原型批评理论。第三章分析了《织工马南传》中的U型叙事结构。第四章中分析了这种结构所包含的象征意义。
其他文献
库尔特·冯尼格是上世纪最受欢迎的黑色幽默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为《五号屠场》。作品运用虚构的麦多尔星球人的观点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累斯顿大轰炸,反映了20世纪60
语言的使用意味着交际的存在.因此,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信息处理过程,翻译本质上是一种交际行为.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学问.从语用学的观点看,人类交际受语用原则的制约
关于犍陀罗弥勒菩萨像手持的小容器,历来的说法,只看做水瓶。1983年3月日本学者上原和先生在汉城举行的第二次韩日联合古代史学术讨论会上初次提出疑议。然而,从键陀罗出土的
自从韩礼德和哈桑于1976年首次提出衔接理论,长期以来围绕这一理论展开了许多研究.研究者们发现英汉语篇衔接方式存在着差异.尽管近年来研究这方面的论文和专著逐渐增多.但多
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精炼简隽的语言,委婉游离的措辞,深刻而又模糊的内容,强烈的感情,巧妙传神的修辞手法,以及鲜明的节奏和韵律是诗歌的显著特征。华夏古典诗歌历史悠长,绵延近
传统的文学翻译理论着重强调从原文和译文的比较出发,注重标准的厘定和标准的遵守,以忠实性为翻译的最高标准,但是,在文学翻译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根据勒菲维
目前,中国的核雕产地主要分布在江苏的苏州和河北的廊坊,核雕商笼统地把它称为南工和北工二派;具体来说,核雕的流派有光福核雕、东阳核雕、潍坊核雕、增城榄雕及廊坊核雕。需
众所周知,语言迁移是语言学和语言习得的重要分支之一。Postman,L曾指出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个人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越多,就越会影响后来的学习效果。同样,学习语言也会受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及种类,探讨引起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河东区两所医院2006年10月~2008年3月出生的4 192例围产儿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活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