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城镇的发展是建立在自然资源消耗基础上的,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国小城镇的现实情况是,开发建设量越大,经济效益越是最大化,生态环境破坏越严重。这样的发展越快,越加速当地自然资源的枯竭,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实质上是下降的。多年来,小城镇住宅建设多数采用砖混结构,需要大量的粘土砖产品供应。然而制造粘土砖,需要吞噬大量耕地、消耗大量矿物燃料,是污染空气、破坏环境、减少粮食产量的综合症结所在。所以,尽管粘土砖住宅有其坚固可靠、适应性强、建造工艺简单和成本较低等优点,也不能继续大量建造。同时,小城镇传统民居中存在许多不使用粘土砖的实例,它们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只是缺乏技术整合、缺少跟现代生活方式的接轨。本文选题来自国家“十五”科技重点项目——《小城镇绿色住宅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的子课题,以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住宅为研究对象,探讨低造价绿色住宅体系。石板镇天然建筑材料如石材储量丰富且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然而居民收入偏低,在自建住宅中缺少技术支持,地方材料的利用没能与改善落后居住条件结合起来。因此,本论文重点讨论低造价绿色住宅体系的建造问题。在对石板镇住宅建筑材料、建造工艺以及当地的气候、资源,居住方式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天然建造方法和“永续建筑”的理论,论文提出了石板镇低造价绿色住宅体系的实现途径。本文分六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介绍石板镇住宅状况与绿色住宅建设前景;第三章讲述与石板镇绿色住宅建设密切相关的国内外住宅建造理论与实践,阐明石板镇绿色住宅建造的原则;第四章分析石板镇现状住宅体系及其绿色化改进措施,提出未来低造价绿色住宅体系的若干途径。第五章介绍石板镇低造价绿色住宅体系之一—袋装砂土住宅的设计方案,分析其设计策略、建造成本以及可持续水平。第六章为结束语,重申论文的重点问题和未来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