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教材的编著,教学中倡导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师逐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与促进者。2016年由教育部等三部印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法制教育“要更多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与法治事件、现实案例、常见法律问题紧密结合,注重内容的鲜活,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创新形式,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为了顺应新规定,教师在课堂积极地使用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教学形式,以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体验式教学法是鼓励教师在课堂创建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或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和感悟,帮助学生内化课堂知识,形成道德品质,养成道德行为的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法顺应了课改、《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有力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本论文主要阐述了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特征和理论基础,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体验式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笔者还通过在A市二中的教育实习经历,观察和调查发现目前教师在运用体验式教学法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成因,针对这些问题又提出了体验式教学法在实施中的原则和主要步骤,以期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运用体验式教学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