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经济贸易竞争日益升温,面对复杂多样的全球经济形势,建设更有吸引力的国际化、法治化以及便利可行的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成本,是助力招商引资的新优势、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重要部署的上海,已成为我国经济开放程度最高,产业规模最强大的地区之一。推进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建设,是上海展现优化新魅力,形成强大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全球性城市的必由之路。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建设与该地区的招商引资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时也会对该地区的企业以及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发展的综合表现,涉及到地方发展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地方经济影响力、基础支撑力、法治保障力、政务服务力、文化软实力、科技创新力以及外向融合力这七个方面,因此仅从一个角度去研究营商环境建设是片面的,因此本文从以上七个方面对上海的营商环境进行全面的探讨和剖析。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人均GDP排名前十的十座城市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对比上海营商环境建设现状,结合专家学者意见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优化上海营商环境的保障措施。首先,本文在分析了选题背景和意义后,介绍了国内外理论的研究现状,在分析这些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形成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然后,解释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善治等理论以及波特五力模型和PEST分析等分析方法,并对上海市营商环境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其次,在对国内外关于营商环境的现有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国内外营商环境评价方法和手段进行总结。在分析上海营商环境的基础上,总结探究出影响上海市营商环境的因素。再次,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指标体系,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通过极大不相关分析方法筛选出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营商环境灰色加权关联分析评价模型,为后面的实证分析做准备。最后,根据筛选后的指标体系和测评模型,对长三角十座城市的营商环境进行综合评判,从而分析上海在营商环境方面的优劣势。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研究的结果,提出相应的优化上海营商环境的策略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