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静电纺丝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beatr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具有不同于普通纤维材料的纳米尺度、比表面积大、孔径小等优良特性,在生物医疗、储能催化、环境治理、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静电纺丝法是一种基于高压静电连续生产纳米纤维的简单技术,该方法简单高效、生产成本较低、改造加工性强,是近年来纳米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原位静电纺丝技术在充分发挥静电纺纳米纤维优良特性的基础上,结合便携式静电纺丝装置使用灵活的优势,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本论文拟利用自主设计的便携式静电纺丝装置,探索原位静电纺丝技术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本论文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针对医用胶涂抹给药存在的用药量大、给药范围不确定的缺陷,我们设计了一种静电纺丝喷涂装置,通过在传统静电纺丝装置上添加辅助气流实现了医用胶纤维的定向、定点精确沉积。与传统的涂抹给药方式相比,医用胶纳米纤维化不仅有助于提升粘合强度,而且用药量仅为涂抹给药的1/6,显著降低了医用胶的毒副作用。此外,医用胶纤维定向沉积,有效避免了组织粘连问题,预防组织的感染,促进伤口愈合。(2)静电纺纳米纤维无纺布在医用敷料领域应用十分广泛,高比表面积、三维网状结构和高孔隙率能够显著加快伤口愈合速度。我们利用自主设计的便携式手持静电纺丝装置在伤口表面原位喷敷纳米纤维抗菌敷料。纺丝液中掺杂硅载银纳米颗粒使得纳米纤维具敷料有广谱抗菌性能。这种原位喷敷的纳米纤维敷料不受突发急救现场环境以及伤口面积、部位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实施治疗。本方法在发挥纳米纤维敷料优势的基础上,结合便携式手持静电纺丝装置,携带方便,操作灵活,在战场、交通事故及突发的急性创伤救治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3)传统单针头静电纺丝装置制备纳米纤维的产量极低,严重阻碍了静电纺丝技术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产业化应用的发展推广。无针头静电纺丝技术克服了纺丝喷头的数量限制,极大提高了纳米纤维产量,为静电纺丝技术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采用滚筒电极或者线电极的大规模静电纺丝设备已经用于产业化生产。我们主要介绍了当前静电纺丝技术的产业化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几种代表性的新型无针头静电纺丝装置,并对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静电纺丝产业化生产设备以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纳米纤维产品进行了调研。
其他文献
Pb(In1/2Nb1/2)O3-Pb(Mg1/3Nb2/3)O3-PbTiO3(PIN-PMN-PT)压电陶瓷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一种三元系压电陶瓷,它除了拥有优异的压电性能、介电性能和机电性能外还具有较高的居里温度
复种指数作为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其直接反映了耕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及利用程度,现有研究表明:提高复种指数可以显著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因此,监测和分析复种指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可为粮食安全评估提供间接的参考依据,对于国家规划发展农业以及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具有重大意义。而长时间、大区域尺度的耕地复种指数变化还对研究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大国农业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美国NAS
共享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一部智能手机,瞄准一个二维码,轻轻地扫一扫,瞬间就让我们参与分享公共的资源。  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还有共享冰箱、洗衣机、充电宝、雨伞、马扎、篮球……共享经济正影响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尤其是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共享单车,不仅迅速抢占了中国的大街小巷,而且还“骑”到海外,让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式生活”走向世界。  那么,从古至今都依然是“中国式生活”代表
石墨烯由于其奇异的结构和新颖的特性,引起了人们十分广泛的关注。石墨烯纳米带的边缘结构决定了它的光学性质、磁性、导电性以及电子特性等,特别是边缘的钝化,化学官能团的掺杂
氮化铜薄膜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其具有低温热分解性、高电阻率,且无毒、原材料价格便宜,常温下在空气中非常稳定的特点。  本文采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制备氮化铜薄膜,研究其在
近几年,随着对碳富勒烯、碳纳米管及石墨烯等研究的不断深入,元素周期表中与碳相邻的硼元素,以其轻质、缺电子等特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小尺寸的硼团簇、硼纳米管、硼富勒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