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感性的“形而上主义者”,当代作家毕飞宇一直以来久久凝望着、思考着“人”,试图通过自己的小说来考察“人”的可能性能到怎样境地,对复杂人性有着独特幽微的深入书写。在“介入生活”的创作立场与精神指向下,毕飞宇小说的人性书写与中国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对社会文化思潮有着积极回应,随着其创作的发展而不断嬗变。论文将毕飞宇“介入生活”的人性书写梳理为“欲望的人”、“权力异化的人”、“伦理的人”三个阶段,并将其人性书写放回至小说创作时期的中国社会、文化的历史语境来考察,探究其变迁的深刻原因与意义。论文第一章从毕飞宇告别先锋的选择与90年代中期社会现实出发,探讨毕飞宇在1995年到2000年转向“介入生活”并书写“欲望的人”的深层原因,通过分析文本中金钱物欲与本能爱欲的书写,思考毕飞宇如何描摹改革冲击下复杂而隐秘的人心。第二章论述毕飞宇2000年到2005年文革记忆重写的契机与动因,解读毕飞宇如何由文革日常生活的书写透析“权力异化的人”,及其对历史记忆与民族文化的深刻反思。第三章深入探究毕飞宇在2005年之后对人与人伦理关系关注的复杂缘由,分析毕飞宇对社会人际伦理失范的批判,及其对理想人性的正面书写。最后,论文结语部分对毕飞宇小说的人性书写及其变迁的独特意义与启示进行了思考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