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生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w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地域和人口不断增加,从而造成土地的需求量也日益迅速增长。在我国土地资源普遍短缺的现状下,城市化发展中各类型用地(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的供需矛盾已日益尖锐。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土地总量供应不足,使得数量型粗放增长难以为继;另一方面现存土地使用效率低下、用地结构不合理,又造成大量闲置浪费现象。针对以上土地利用的现实背景,我国许多城市已开始树立土地集约利用的思想,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滨海新区的用地问题尤为重要。  本文明确指出走内涵挖潜、提高用地效率的土地集约利用发展道路才是城市化发展和解决各类用地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并通过建立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及其三大子系统,首次在宏观和中观层面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评价研究,分别运用不同的定量方法对各个系统进行了集约度的评价和比较,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包括:  ①阐述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新内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指导下,提出了基于宏观层面的土地集约利用新内涵;  ②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首次选取了城市土地利用系统整体、以及农用地和生态用地子系统分别作为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集约度评价对象。由此各系统评价指标的选取角度和含义均区别于以往的研究,而是对应于各自的集约利用内涵;  ③综合给出了针对天津滨海新区特点、用地发展水平及不同用地类型的提高集约度的建议和对策:以天津滨海新区为实证对象,在详细分析各个用地系统现存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严格避免了对策建议提出的空泛和虚浮。
其他文献
外汇储备作为作一国货币当局可以自由支配的国外资产,具有其他资产难以替代的清偿债务、稳定汇率、维持一国经济外部均衡的功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长,这不仅满
一、项目背景和问题分析     香港华润大厦矗立在香港维多利亚湾畔,建于1983年,楼高50层,是当时香港第一高楼,也是香港一流的甲级写字楼和香港最具影响力的智能化建筑物。目前在香港华润大厦内工作的人员有10000多人,其中华润集团员工3000多人。管理和运营这种高要求的智能化大厦,产生的众多问题一直困扰华润管理部门。   问题一:各自动化系统缺乏联系媒介   在该大厦的智能建筑系统构成当中,建筑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其演化而来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是产业经济学中重要的分支。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中里程碑式的贡献来自于Steven Klepper分别在1982年所做的对46个产业进化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