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高碳化背景下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减少因农业碳排放带来的环境破坏,探寻农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低碳农业的概念被学者提出,而低碳农业规划作为低碳农业发展的指南,已成为规划领域内的重点研究方向。但较多的低碳农业规划仅仅是对农业产业和用地空间进行规划布局,较少涉及到技术层面或生产方式的改变,特别是没有一定的标准参考。基于以上考虑,文章拟将农业生产及生产标准纳入低碳农业规划中,力求构建村域低碳农业发展规划的标准体系,为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模式向低碳方向转型提供一定的思路。论文主要选取了陕西省泾阳县滑里村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及相关规范和标准,构建村域低碳农业发展规划的标准体系,并以此为依据结合滑里村实际情况进行低碳农业规划。同时,文章试图通过构建以碳效应作为评价标尺,将其引入到低碳农业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基于碳减排的视角核算滑里村在现在农业发展方式下的碳排放量,并与规划后的低碳农业碳减排预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论证村域低碳农业发展规划标准体系的切实可操作性以及规划方案的可行性。通过揭示标准化视角下的村域低碳农业发展规划的方向,进而引导农户生产行为方式的转变,并提出村域低碳农业发展与规划的政策建议,期望其对低碳农业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现状分析得出案例村农户更注重农业生产效益、对低碳农业内涵认识不足,且低碳农业技术等采用差异较大等问题,但是现状分析无法准确的评估村域低碳农业发展水平,碳核算是验证是否“低碳”的最好方法。(2)通过调研案例村的农业现状和碳核算分析了解,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以及生产项目的选择是碳排放量高的主要原因,而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引起高碳排放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标准。(3)文章构建了村域低碳农业发展与规划的标准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场地及建筑建设标准、能源设施建设规划标准、交通道路建设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标准、沼气池建设标准、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护标准和耕作标准、灌溉标准、化肥施用标准、农药施用标准、农膜使用标准、农业机械使用标准、畜禽粪便处理标准等。(4)文章将碳排放效应作为低碳农业发展规划效果的衡量指标,通过对标准方案实施前后进行核算,论证了文章构建的低碳农业发展规划标准体系的可操作性和规划方案的可行性与低碳性,也证明了该标准体系对发展低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5)文章将碳排放核算用于不仅证明低碳农业发展规划标准的低碳效果,同时也说明如果相关部门将碳排放核算纳入评价低碳农业发展与规划的绩效考核中,即将取得的碳减排成果量化,这将是低碳农业规划发展的重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