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什拉与库恩的科学历史观比较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ysun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于1962年出版,同年巴什拉逝世。“社会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托马斯·库恩在此书中提出了他的以“范式”为核心概念的“科学革命”论,指出科学的发展不是积累式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而引发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潮流,开创了科学哲学的一个新的方向,从此与逻辑实证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划清界限。加斯东·巴什拉作为当代法国新认识论的代表人物,他先于库恩提出历史主义的新“科学图景”,他展示了一幅与库恩相似但不同的科学历史发展观,他的思想对西欧的现代认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巴什拉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未被英美科学哲学所关注,在中国所有的光圈都环绕着库恩,甚至不知道有巴什拉其人。对二者的科学历史观做比较研究,厘清两人科学观的内在联系和不同,二者理论的优点和局限,不仅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二者各自理论,从而对科学历史观做更深入的探讨,而且有利于对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相关问题作出更好的理解。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对于广大青年干部而言,必须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树立正气,对党忠诚。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矛盾风险挑战难关重重,利益
期刊
字书、用字问题一直在书法、文字、文化学上备受关注。因此,写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试将古代字书的发展情况以及用字量的问题进行梳理。中国历代文化均有文字记载,然而,在当下文化事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掌握一定的文字问题,对学习文字、文化、书法有着积极的作用。  字书的出现与发展  字书一词由来已久,字书本指以承载文字为主,并对文字的形、音、义进行解说的著作,即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字典。《魏书·江式传》说江式撰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