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美育思想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夫之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他有丰富的美育思想尚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本文围绕王夫之的理想人格与他对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全面、深入地探讨了他的美育思想与美育观。从其气一元论出发,王夫之认为宇宙间絪缊不息的气运化成人,气中所涵天道神理为人性。气作为万物的资始者而谓之天,人及其性均来自于天,这就使人在后天做到与天、天道相统一成为可能。而天又是至真、至善而尽美的化身,王夫之育人的终极追求就是使人也达到至善、至真、至美而精神自由的境界,从而与天合一。达到这一境界的人不但人格具备了天尽善的健顺之德,而且能了悟自然万物和谐的生命律动,洞彻天人的玄妙之机,把握“天人合一”的无限整体而进入精神高度自由的审美人生境界。王夫之主张,对这一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应贯穿于人生过程的始终。他坚持变化发展的人性论,认为后天人性的形成不但取决于人对天命赋予的不断择取和接受,还会受到教育习染、环境熏陶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王夫之强调后天的教育与自我修养,其目的即培养乐天知命的圣人。在王夫之看来,实现了至善、把握了至真的圣人人格境界及其社会效用的实现是美的重要来源。在人追求这种至高人生境界的过程中,美既是最终目的又是动力。而要实现这种人生境界及其社会效用,需要人终生不懈地接受教育并自觉地修身养性。人可以通过教育与修身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从而不断确证着自身的价值,并由此获得了情感的愉悦与满足,进而推动着人对理想人格境界的追求。可见,美育因素渗透进自育与他育相结合的育人过程而伴随人生过程始终。王夫之认为完善的人性包涵感性与理性两部分。他重视情感,认为情乃性所授而又下授之于欲,给予情感以适当的满足与协调,可以使感性欲求获得合理的发展与适当的节制,从而使完善和谐的人性得以形成,所以王夫之重视作用于情感的美育。他还认为求知向善的活动有了乐此不疲的情感推动,人才能带着舒畅愉快的心情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对至善、至真的追求才能内化为人内心的自觉要求,从而使内在外在的强制与束缚消融在审美的自由境界中。王夫之还探讨了美育的具体实施途径——诗乐美育。他首先确定了情感是诗的
其他文献
结合病理学教学实际,重点阐述图卷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出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目的研究ABCA4基因rs4147811和rs481931与中国西部汉族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CL/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NPscan方法对440例NSCL/P三人核心家系进行基因型检测。以家系为
会议
常州市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是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基础上,基于GIS技术建立的囊括人口、经济、社会的多类型、多层面、多功能的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功
在中职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学校仍沿用原有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未能较好地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亟待探索和思考中职学前教育专
以CDIO作为参考模型,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一专业进行举例论证,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此就必须坚持和丰富:理论+实践=技术的内涵。传统的教学方法着眼于理论,那么就
以生姜作为发酵原料,通过加入酵母菌、副干酪乳酸菌、醋酸杆菌(沪酿1.01)进行复合菌发酵制得生姜酵素,定期取样以测定生姜发酵过程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含量以及抗氧化性的变化,
作为后七子集团的新生代成员,屠隆与七子一派关联密切。综观屠氏论诗,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复古流派后续发展阶段诗学观念承传与变迁互相交织的演化态势,既体现了对诗以抒
2016年10月,时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指出:目前中国中央政府债务非常健康,占GDP的18%,扩张较快的主要是地方债务问题。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额风险
<正> 电磁频谱(electromagnetic spectrum)是按电磁波波长(或频率)连续排列的电磁波族,它是一种无形而有限的重要资源,广泛应用干军事、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在军事
针对组合导航中多路信号处理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低成本、快速、可靠、能与TMS320C6713主机接口通信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详细介绍了AT89S52串口扩展方法以及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