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联交易在上市公司中是十分普遍的。不公允关联交易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在众多遏制不公允关联交易的制度中,信息披露制度处于核心地位。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层出不穷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违规披露行为动摇了投资者信心,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秩序。因此透彻分析这一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采用这个视角是可行的。一方面新制度经济学以制度为核心的理论完备而富于创造性,以制度为切入点对现实社会有深刻的洞察;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上的重要规则,属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本文在引言部分介绍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历史及其学术价值,着重突出了新制度经济学关注现实世界、用制度分析现实世界、用制度解决现实问题的学术品质,对后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起了指引作用。引言之后,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论。主要介绍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和制度的框架。这些理论和框架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密切相关,能够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提供理论支持。首先介绍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经济人假设、不完全信息假设、有限理性假设和机会主义假设。这四种假设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起点,没有这四种假设新制度经济学就无法展开也无法与其它学派相区别。这四种假设渗透在后文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的分析中。四种假设之后,本文介绍了制度的含义、结构和制度变迁理论。本文采用诺思对制度的定义,即制度是决定人们相互关系的有约束力的制约。新制度经济学通过系统化的制度结构去分析和解释现实问题,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分为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以及二者的实施特征。这个制度结构也是本文分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论框架。制度变迁理论是从动态的角度观察制度,描述了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变革的过程,对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证券市场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是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的宏观理论背景。第二部分是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理论。首先,这一部分介绍了关联交易的定义,按照不同标准对关联交易加以分类,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四个基本假设对关联交易进行分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变迁,指出关联交易在我国证券市场普遍存在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制度背景。接着介绍了信息披露制度的起源、发展和意义,指出信息披露制度对规制上市公司不公允关联交易的作用。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结构框架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构成,即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正式规则、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非正式规则和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实施机制。最后介绍了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现状,并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违规披露频发的根源在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正式规则不完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非正式规则缺失、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实施机制不健全。第三部分是对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针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正式规则、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非正式规则和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实施机制三个层面的不足分别给出对策和建议。首先,在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正式规则方面提出了提高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立法层次的建议,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正式规则加以梳理,对实践中认识模糊的关键概念进行界定。指出在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正式规则中以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强制性披露规则为主体同时加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自愿性披露规则的建设,并提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强制性信息披露要注意适度原则以保证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正式规则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其次,在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非正式规则方面提出证券市场诚信意识的培育对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有着重要作用,并从加强企业诚信文化、提高企业管理者诚信意识和提高中介机构的诚信意识三个角度给出建议。最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实施机制方面,从完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监管机制和惩罚机制两个角度给出对策。在监管机制方面,提出借鉴成熟证券市场的监管经验,完善我国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监管;在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违规披露的惩罚机制中,从法律罚和声誉罚两个方面加以完善,建立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内的相互配合的系统处罚体系,并通过建立上市公司信用档案机制和信用评级机制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违规披露给与警戒和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