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研究——基于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g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是世界各国证券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有其积极的一面。然而不公平的关联交易利用不公允的交易价格进行利润操纵,有着不合规的交易动机,损害了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侵占了中小股东的利益,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质量。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大股东治理问题突出,外部监管不力等因素使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发生日益严重。因而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出发,研究非公平关联交易问题,提出治理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从理论分析入手,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基本理论问题,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阐述了非公平关联交易产生的原因。本文在学习和吸收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影响因素。在此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上,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相关措施。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政策造就的股权高度集中使得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下的绩效影响巨大。本文的分析认为,应建立有利于大股东发挥治理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条件,同时尽快地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中小股东保护机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发挥大股东治理优势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希望本文的研究结论能为我国上市公司制定科学完善的关联交易决策机制和政府有关部门制定规范关联交易政策和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提供积极的思路。   本文第一部分描述了研究的问题和方法,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铺垫。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的阐述,在这一章首先对关联交易进行了界定和分类,进而进行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判断,探讨了非公平关联交易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其次是对相关经济学理论的介绍和解释,为分析大股东通过非公平关联交易进行利益侵占做了理论铺垫和分析前提。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存在性以及其影响因素。第五部分是在前面有关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需要通过选择或制造产品差异的方法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然而,在企业的差异化生产经营过程中,其所能够倚仗的经营资源其实是有限的。面对企业差异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并为国家建设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解决社会就业、带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等方面,作用特别突出
产权社会化催生了股份制企业的诞生和发展,使市场经济更加自由,更多的主体得以有机会享有社会资源和收益,但它同时也催生了控制权与经营权分离所导致各种利益冲突。在这种利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组织公民行为理论被提出以来,众多学者都认为它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对它的研究也从来没有中止过。其间大量研究的关注点都在于如何去增加员工的组织公民
目前国内已存在1200多个大大小小的B2B网站。覆盖了绝大多数的垂直行业,并且许多的垂直行业中行业又被再次细分。垂直B2B电子商务平台的营销优势在实践中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