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对于基本医疗服务地区间差异性的研究,学者们大多将目光转向全国或者一省范围内的城乡差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系统性的研究是以某一省份的所有县域为研究单元来探讨地区医疗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基于住院医疗服务需求是基本医疗服务中最需要得到保障的刚性需求之一、消除地区间住院医疗服务的差异性也是实现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等重要前提,本文以多民族和边疆地区的云南省为分析对象,对其129个区县的住院医疗服务的差异性和均等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在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医疗服务差异性及均等化的相关研究成果后,本文首先运用熵值法计算权重,再根据综合评价模型对云南省各个区县的住院医疗服务的发展条件进行比较分析。然后,根据335325组样本数据推断出各区县标准化差别系数的综合衡量指标,并将此综合指标引入空间自相关分析。运用空间关联理论得出各个区县的住院医疗服务利用水平的空间地理差异,并将其分为四类:处于较高水平的“耦合聚集”区域和“核心”区域,处于较低水平的“边缘”区域和“拮抗聚集”区域。综合各个区县在发展条件和利用水平两方面的差异性结论,运用叠加分析可将其住院医疗服务划分为四个区域:发达区、潜力区、短缺区和一般区。结果显示云南省住院医疗服务的“短缺区”有41个。根据云南省的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划分,将这41个短缺区按地理分布划分为滇西南边境短缺区、滇西北边境短缺区、乌蒙山短缺区和石漠化短缺区。 要想实现云南省住院医疗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认为就应当首先解决短缺区的住院医疗服务差异化的问题。除了发展地方经济和改善医院的硬件设施外,认为应当从影响短缺区住院医疗服务的因素着手,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的医疗保障政策。本文在无法判定样本数据分布的条件下,选择机器学习回归方法中极具代表性的随机森林回归,对影响以上4个短缺区住院医疗服务的关键因素进行实证建模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住院费用这一体现住院医疗服务指标的最重要因素是医保理赔,其次是住院天数。因此,短缺区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能对云南省住院医疗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