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湖南省高校体育教师近年来的流失(特别是隐性流失)比较严重这一社会现象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考察,笔者发现流动教师这一群体中体育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普遍偏低。有少数体育教师职业思想不够稳定,不安心本职工作,想办法跳出教育圈,特别是不少骨干体育教师离开教学岗位,流动到行政机关等其它部门、行业,削弱了学校体育师资力量,这是体育事业的一种潜在危机。针对体育教师对本职业认同的忽视,我们提出提高教师职业认同,加强湖南省高校体育教师师资建设,稳定教师队伍,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更好为“科教兴国”保驾护航。“教师职业认同”并不是一个稳定的实体,而是不断变化的。其认同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即职业形象和个体所扮演角色之间的平衡。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过程是指个体自我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角色”;状态是指教师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高校体育教师对自我的职业认同包括教师对职业的认识、对职业的情感、对职业的期望、对职业的意志、对职业的价值观、对自己职业技能的感知等六个方面因素。为了了解当前湖南省高校体育教师的自我职业认同现状,笔者通过自设问卷对省内高校体育教师从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期望、职业意志、职业价值、职业技能等六个方面因素进行分析。从教师自身、社会、教师工作环境三个方面调查统计。统计初步结果显示:我省高校体育教师整体自我职业认同偏高;自我职业认同存在明显的性别、职称、年龄、学历等差异;不同工资水平、职业动机、离岗离职倾向对体育教师的自我职业认同有重要影响。由此我们认为,体育教师自我职业认同程度与个人、社会、工作环境有关,同时提出以下建议: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支持系统;学校应尊敬体育教师;培养体育教师,加快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自身应坚定教育信仰,提高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正确认识职业认同,克服职业倦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促进自身发展,塑造体育教师自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