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词汇对比分析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2585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日两国不仅地理上临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更是历史悠久。中日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交往过程中,语言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作为重要交流工具的语言为中日的交流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深受着交流所带来的影响。纵观汉语和日语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汉语对日语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文字方面,最初日语中是没有记录语言的文字的,汉字的传入,为产生平假名、片假名奠定了基础,是日语有了标记方式。其次,汉语的语音对日语影响主要表现在日语中的拨音,促音和拗音上,这三类新的音节的产生是在汉语影响下才出现的,丰富了日语的语音系统。由于汉语传入日本的时代和地区不同,又分为吴音、汉音、唐音等,其中吴音是模仿我国唐代以前南方音韵的,汉音是模仿我国唐代中原音韵的,而唐音(或称宋音)是模仿我国宋、明、清时代音韵的。再次,在词汇方面,汉字的传入,增加了日语的词汇量,丰富了日语的表达能力。到了清末近代,日本先于中国进行了改革维新,使国家走上了富强和对外扩张的道路。社会制度和生产力水平等各方面逐渐超过了清朝的中国。这个时代有很多欧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通过日本传播到中国。有很多新鲜的词语也由日语转换成汉语而被中国文化吸收,至此,汉语和日语出现了互通有无,共同繁荣的局面。本文主要对汉语和日语词汇方面进行对比,从中找出其相同和相异之处,究其差别的根本原因并指导对外汉语教学。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即汉日同形词、量词和涉及文化因素的一些词语,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对比研究,探讨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以此更好地指导教学。
其他文献
本文对声符的示源性、声符多义的成因、同一声符的多个声符义之间的关系、语词滋生与词义引申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据声系联同族词的构想。认为,“右文
王国维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三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种类繁多、林林总总的文学样态,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存在与其时代、世风、民俗、文化相适应的文学模式和文学作品。在日本强权
这张存照是1936年12月1日赵革非在山西五台山祥记照相馆所摄,摄影的时间地点系赵革非亲书。这也是他留给亲人们的唯一一幅纪念照。当时赵革非根据牺盟总会布置,深入忻州等地的县、乡、工厂、学校,并在冀(河北)台(五台)砂(砂河)公路沿线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赵革非,回族,原名马仲,字绍宣,号幼雄,化名赵振江、马革非等,笔名汇川、冷风、铁汉。1906年生,山西大同人,早年投身五四爱国运
慕容雪村成名于网络,但其作品以粗粝的美学风格和网络写作中鲜见的现实干预冲动为其赢得了超拔于一般网络文学的影响力,获得了来自读者、市场和文学批评界等多方的认可与关注。
对外汉语语体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探讨和研究的是基于书面语的中级阶段对外汉语阅读理解教学。本研究综述了与研究的相关语言学、语言习得和
在深入研究激光熔覆层开裂行为原因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防止开裂行为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彻底解决熔覆层裂纹问题给出研究方向。 Based on the deep research on the re
本文就蒙古语汉语译文及转写进行研究,对其写作意义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论文的选题意义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第一、以往对蒙古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相对比较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