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中,有几个较为特殊的词,如:“到”“在”“向”“往”“自”“于”“给”等,它们同其他介词相比,表现出极大不同——均可位于动词后。这些词与前项谓词性成分和后项搭配成分组合形成“V+介+XP”结构,具有特殊地位,结构组成更加紧密,动介组合呈词汇化趋势。本文就是专门对这种结构及相关性问题作全面分析和整体把握的。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四章,主题为“语言演变分布位置与词性变化”,主要内容是:运用语法化理论,就留存在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后介词性成分作整体把握和综合分析,探寻动后介词性成分的演化趋势,理清位于动词前与后的相同介词性成分的发展脉络以及探寻造成这种不同演化趋势的主要原因。从历时角度对“动介”线性序列进行全面考察,发现动介组合数量随时代发展而呈上升趋势,但是相应词汇化成词的动介式构词数量并不在多数。重点强调一个语言成分的变化,其分布位置的重要性。谓词后介词性成分演化趋势的原因主要是其分布位置所致。第四章对“从…到…”格式进行考察,发现该格式所处的位置不同,“到”的词性就会有所差异。第五章旨在强调句法位置对“到X”类副词生成的重要性。下编为四章,主题为“‘V+介+XP’结构个案考察与分析”,主要内容是:全面考察《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1321个动词与相关介词的组配情况,并分别对“自”“向”“往”“到”和“在”作个案专题研究。语言是不断发展的,以往的相关研究结论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单从能够进入到结构中的动词来说,数量是在递增的。通过对个案专题的充分描写,分析结构内部构件的整合层级和制约因素,对不同结构中“向”“往”“到”“在”等词的词性进行重新界定,并且对各自所在结构表达的事件给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