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沼液与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大量产生,它们一方面因营养丰富被当作有机肥,另一方面又存在循环利用对作物安全生产和环境质量的挑战。目前国内外单独施用沼液和秸秆还田的研究较多,而沼液与秸秆耦合还田的研究较少。本试验于2016-2017年在江苏高邮苏中大地农场进行,以南粳9108为供试水稻品种,设置空白(CK)、沼液(B)、沼液配施化肥(BF)、沼液秸秆耦合还田(BS)、沼液秸秆耦合还田配施化肥(BFS)、常规施肥(CS)6个处理。在水稻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等关键生育期取水稻植株样与土壤样,于沼液施用后第1、2、3、5、7、9天取稻田田面水样,取样时间记为T1~T6。研究了水稻产量、品质、主要养分吸收利用与重金属含量、土壤理化性状、稻田水环境的变化规律,为沼液、秸秆在农业生产中进一步合理有效的应用提供更多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沼液处理下水稻成熟期茎叶穗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空白处理,沼液还田有利于提高水稻干物质积累量。沼液秸秆还田耦合作用下水稻成熟期茎叶穗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常规施肥。2、沼液还田可提高水稻拔节期至成熟期茎叶含氮率和吸氮量,而沼液秸秆耦合还田作用下水稻分蘖至拔节期茎叶含氮率均小于单施沼液,秸秆夺氮效应明显。单施沼液可提高穗含磷率,而沼液秸秆还田耦合作用下穗含磷率与常规施肥无显著差异。同时,沼液与秸秆耦合还田还有利于提高水稻成熟期叶片含钾率。3、各处理产量表现为BF>BFS>CS>B>BS>CK,其中BF和BFS处理差异不显著,B处理和BS处理差异不显著,说明相同施肥背景下,沼液秸秆耦合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与仅施沼液相比无显著差异。沼液秸秆耦合还田配施化肥后,水稻产量高于常规施肥下水稻产量,分析其主要因素是穗数的增加和千粒重的提高。4、沼液秸秆耦合作用下稻米垩白率、垩白度较常规施肥均有所降低,提高了外观品质;沼液秸秆耦合还田条件下稻米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沼液还田作用下较常规施肥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稻米食味品质有所改善。5、沼液秸秆耦合作用下水稻抽穗至成熟期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显著高于常规栽培;沼液秸秆耦合作用还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6、沼液作基肥、穗肥施用后T1时稻田田面水铵态氮、总氮浓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沼液秸秆耦合还田处理田面水硝态氮、总氮浓度下降速率快于秸秆未还田处理,秸秆还田有利于消解沼液中氮素。沼液还田利于加速土壤表层还田秸秆腐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