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的历史悠久,从公元前9世纪的古罗马时代就已经开始运用在工程建造当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清水混凝土建筑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外从很早开始就对清水混凝土材料展开研究,对清水混凝土在建筑空间中的情感表现进行了各种开创性的尝试。我国对清水混凝土建筑的研究起步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最近几年,清水混凝土经过实践的不断改良和理论的逐渐完善,愈来愈展现出其强大的可塑性与艺术表现力,清水混凝土材料在表达不同建筑情感时的无限潜力使人们对其越来越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由于人们对低碳节能话题的日益关注,清水混凝土建筑成了设计师们的热衷焦点。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旨在对清水混凝土在建筑空间中的情感表达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使人们对清水混凝土在表现建筑情感上的巨大可能性以及其在节能环保上的巨大优势有更深的了解,让人们意识到清水混凝土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为此作者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章是对清水混凝土建筑以及清水混凝土建筑的情感进行概念界定,梳理清水混凝土的发展历史和概况,介绍国内外对清水混凝土的研究现状,研究相关设计理论,结合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和社会现状,阐述我国发展彩色清水混凝土建筑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第二章结合实际案列分别从清水混凝土建筑的空间、形态、色彩、肌理以及与其他材料的结合进行深入研究讨论,归纳总结清水混凝土在建筑情感表现的巨大优势与表现手法。第三章的设计实践中根据以上章节总结的表现手法从清水混凝土设计美学原理以及与其他材料的结合进行了实际应用性研究。最后系统的总结清水混凝土在中国建筑空间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更深入的探索起到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