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升麻制剂治疗GnRh-a所致围绝经期症状的临床评估与机制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k2203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 sis,EMS)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术后易复发。术后使用抑制雌激素合成的药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能有效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导致卵巢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促使异位子宫内膜萎缩,从而能够较好的起到预防术后复发的作用。应用GnRH-a可导致继发性的低雌激素症状,即围绝经期症状,是患者放弃进一步治疗的主要原因。以性激素为基础的反向添加治疗,虽然很好解决了这种围绝经期症状,但长期使用激素可能会引起EMS的复发,且引起的肝功能损害、静脉栓塞、乳腺癌等风险一直是业界争论的热点,因此,寻求有效、安全的反添加药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植物提取物,黑升麻制剂(isopropanolic extract of cimicifuga racemosa,ICR)能较好地缓解自然绝经所致的围绝经期症状,目前亦有研究初步证实黑升麻制剂能拮抗EMS患者术后使用GnRH-a治疗出现的围绝经期症状。然而,黑升麻制剂治疗GnRH-a所致围绝经期症状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其发挥临床效应的作用机制以及黑升麻制剂能否同雌激素一样具有较好的骨质保护作用,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与研究。  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应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初步评估黑升麻制剂治疗EMS患者术后使用GnRH-a所致围绝经期症状的疗效与安全性;第二部分建立GnRH-a所致的围绝经期症状大鼠模型,评估此方法建立围绝经期症状大鼠模型的可行性,并初步探讨黑升麻制剂对大鼠模型生殖内分泌相关指标的影响;第三部分探讨黑升麻制剂对GnRH-a致围绝经期症状大鼠模型5-羟色胺神经递质系统代谢途径的影响,以初步明确黑升麻制剂发挥临床效应的作用机制;第四部分初步探讨黑升麻制剂对GnRH-a致围绝经期症状大鼠模型骨代谢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探讨黑升麻制剂治疗GnRH-a所致围绝经期症状的疗效与安全性,以及黑升麻制剂发挥临床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而为临床上EMS患者术后使用GnRH-a的反向添加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案与实验依据。  第一部分黑升麻制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使用GnRH-a所致围绝经期症状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黑升麻制剂用于EMS患者术后使用GnRH-a治疗所致的围绝经期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3月EMS术后使用GnRH-a治疗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黑升麻制剂组56例,在GnRH-a治疗的同时给予黑升麻制剂口服,20mg,Bid,连续用药12周;替勃龙组60例,在GnRH-a治疗的同时给予替勃龙片口服,2.5mg,Qd,连续用药12周。以Kupperman绝经期指数(KMI)总分以及潮热出汗评分为主要疗效指标,在GnRH-a治疗前、治疗第4、8、12周时进行观察比较;同时检测两组患者GnRH-a用药12周前后患者肝肾功能、血脂、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比较分析两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结果:(1) GnRH-a治疗前黑升麻制剂组与替勃龙组KMI总分及潮热出汗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GnRH-a治疗前,两组肝肾功能、血脂四项、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患者治疗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时,KMI总分及潮热出汗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P<0.05)。同一治疗时间相比,黑升麻制剂组与替勃龙组KMI总分及潮热出汗评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两组患者自身比较,肝肾功能、血脂分析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与自身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5)在性激素变化方面,两组患者自身比较,FSH、LH、E2在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替勃龙组治疗后的E2水平明显高于黑升麻制剂组(P<0.05),FSH、LH水平明显低于黑升麻制剂组(P<0.05);(6)不良反应方面,替勃龙组阴道出血、乳房胀痛等发生率明显高于黑升麻制剂组(P<0.05)。  结论:黑升麻制剂治疗EMS患者术后使用GnRH-a治疗出现的围绝经期症状的效果与替勃龙相似,其对患者肝肾功能、血脂、血清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影响。相比替勃龙,黑升麻制剂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副作用小,可能更为安全。  第二部分 GnRH-a致围绝经期大鼠模型的建立及黑升麻制剂对大鼠模型生殖内分泌的影响  目的:建立GnRH-a注射所致的围绝经期症状大鼠模型,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初步探讨黑升麻制剂对该大鼠模型生殖内分泌的影响。  方法:采用GnRH-a注射的方法建立围绝经期症状大鼠模型,以生理盐水(NS)注射作为对照。根据造模方法与药物干预方案的不同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GnRH-a注射+生理盐水干预组(GnRH-a+NS),生理盐水注射对照+生理盐水干预组(NS+NS),GnRH-a注射+雌二醇干预组(GnRH-a+E2),GnRH-a注射+黑升麻制剂干预组(GnRH-a+ICR)。阴道涂片方法鉴定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28d;大鼠建模及药物干预过程中,隔日测定大鼠尾巴皮肤温度及肛门温度,并隔日测量大鼠体质量,根据体重调整用药剂量。干预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子宫重量、子宫指数及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卵巢重量、卵巢指数及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  结果:(1)对照组(NS+NS)大鼠阴道细胞涂片呈现动情周期变化,其余模型组成模大鼠均无阴道细胞动情周期;(2) GnRH-a+NS,GnRH-a+E2及GnRH-a+ICR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显著高于NS+NS对照组,E2及ICR的干预可以延缓GnRH-a所致的大鼠体重增加趋势;(3) GnRH-a注射后大鼠尾部及肛门温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E2及ICR的干预可有效改善这种温度的变化;(4) GnRH-a+NS,GnRH-a+E2,GnRH-a+ICR组E2、FSH、LH水平均明显低于NS+NS组(P<0.01),GnRH-a+E2组E2水平明显高于且LH水平明显低于GnRH-a+NS与GnRH-a+ICR组(P<0.05),与GnRH-a+NS及GnRH-a+ICR组相比,GnRH-a+E2组FSH水平略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GnRH-a+NS与GnRH-a+ICR两组之间性激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5)与NS+NS组比较,GnRH-a+NS,GnRH-a+E2,GnRH-a+ICR组子宫重量及子宫指数均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GnRH-a+NS及GnRH-a+ICR组子子宫重量及宫指数均明显小于GnRH-a+E2组(P<0.01);而GnRH-a+NS与GnRH-a+ICR组之间子宫重量及子宫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与NS+NS组比较,GnRH-a+NS组,GnRH-a+E2,GnRH-a+ICR组卵巢重量及卵巢指数均明显下降(P<0.01);GnRH-a+E2,GnRH-a+NS及GnRH-a+ICR组三组之间卵巢重量及卵巢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7)与NS+NS组比较,GnRH-a+NS,GnRH-a+E2及GnRH-a+ICR组原始卵泡数目明显增多,而生长卵泡及成熟卵泡数目明显减少(P<0.01),但总卵泡数四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GnRH-a注射可以达到预期效果,该动物模型成功实现了大鼠体内E2、FSH及LH水平均显著下降的情况,可引起大鼠出现类似围绝经期潮热的体表温度升高的反应,而E2及ICR的干预可有效改善这种“围绝经期症状”,且ICR对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第三部分黑升麻制剂对GnRH-a致围绝经期症状大鼠模型5-羟色胺神经递质系统代谢途径的影响  目的:探讨黑升麻制剂对GnRH-a注射所致围绝经症状大鼠模型5-羟色胺神经递质系统代谢途径的影响。  方法:采用GnRH-a注射的方法建立围绝经期症状大鼠模型,以生理盐水(NS)注射作为对照。根据造模方法与药物干预方案的不同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GnRH-a注射+生理盐水干预组(GnRH-a+NS),生理盐水注射对照+生理盐水干预组(NS+NS),GnRH-a注射+雌二醇干预组(GnRH-a+E2),GnRH-a注射+黑升麻制剂干预组(GnRH-a+ICR)。阴道涂片方法鉴定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药物干预28d。干预结束后处死大鼠,提取大鼠血清、脑脊液及脑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血清及脑脊液中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及色氨酸(TRP)水平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各组大鼠模型下丘脑视前区(POAH)5-HT1A受体(5-HT1AR)、5-HT2A受体(5-HT2AR)含量,大脑中缝核内色氨酸羟化酶(TPH)含量,海马及基底外侧杏仁核中5-羟色胺转运体(SERT)含量,下丘脑视前区及杏仁核中单胺氧化酶-A(MAO-A)含量;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上述部位脑组织中的5-HT1AR mRNA、5-HT2AR mRNA和TPH mRNA、SERTmRNA及MAO-A mRNA的表达。  结果:(1)四组大鼠模型血清5-HT及5-HIA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NS+NS组比较,GnRH-a+NS,GnRH-a+E2及GnRH-a+ICR组血清TRP水平均明显上升(P<0.01);组间比较,GnRH-a+ICR及GnRH-a+E2组血浆TRP水平均明显低于GnRH-a+NS组(P<0.01);而GnRH-a+ICR与GnRH-a+E2组血清TRP水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 GnRH-a+NS组脑脊液中5-HT水平明显低于NS+NS,GnRH-a+E2及GnRH-a+ICR组,TRP及5-HIAA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而NS+NS,GnRH-a+E2及GnRH-a+ICR组脑脊液中5-HT水平、TRP水平及5-HIAA水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下丘脑视前区(POAH)5-HT1AR蛋白水平在四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GnRH-a+NS组较其他其他三组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HT2AR水平在GnRH-a+NS组明显高于NS+NS, GnRH-a+E2及GnRH-a+ICR组(P<0.05),NS+NS, GnRH-a+E2及GnRH-a+ICR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缝背核(DRN)内TPH蛋白含量GnRH-a+NS组明显低于NS+NS,GnRH-a+E2及GnRH-a+ICR组(P<0.01),而NS+NS,GnRH-a+E2及GnRH-a+ICR组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缝正中核(MRN)内TPH蛋白含量GnRH-a+NS组明显低于NS+NS、GnRH-a+E2及GnRH-a+ICR组(P<0.01, P<0.05, P<0.01),而NS+NS, GnRH-a+E2及GnRH-a+ICP组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海马区SERT蛋白表达水平GnRH-a+NS组明显高于NS+NS,GnRH-a+E2及GnRH-a+ICR组(P<0.01),NS+NS,GnRH-a+E2及GnRH-a+ICR组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杏仁核SERT蛋白水平GnRH-a+NS组明显高于NS+NS,GnRH-a+E2及 GnRH-a+ICR组(P<0.05),NS+NS,GnRH-a+E2及GnRH-a+ICR组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下丘脑视前区(POAH)MAO-A蛋白水平GnRH-a+NS组明显高于NS+NS,G-nRH-a+E2及GnRH-a+ICR组(P<0.01,P<0.01,P<0.05),NS+NS,GnRH-a+E2及GnRH-a+ICR组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杏仁核MAO-A蛋白水平GnRH-a+NS组明显高于NS+NS,GnRH-a+E2及GnRH-a+ICR组(P<0.05),NS+NS,GnRH-a+E2及GnRH-a+ICR组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 qPCR法检测上述部位脑组织中的5-HT1AR mRNA,5-HT2AR mRNA,TPH mRNA,SERT mRNA及MAO-A mRNA的表达结果与相应蛋白的表达情况大致类似。  结论:5-HT的代谢系统在外周与中枢存在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黑升麻制剂可能主要作用于中枢5-HT的代谢系统;黑升麻制剂可能主要通过对中枢5-HT代谢的多个环节产生影响而发挥其临床效应。  第四部分黑升麻制剂对GnRH-a致围绝经期症状大鼠模型骨代谢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黑升麻制剂对GnRH-a注射所致围绝经症状大鼠模型骨代谢的影响。  方法:采用GnRH-a注射的方法建立围绝经期症状大鼠模型,以生理盐水(NS)注射作为对照。根据造模方法与药物干预方案的不同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GnRH-a注射+生理盐水干预组(GnRH-a+NS),生理盐水注射对照+生理盐水干预组(NS+NS),GnRH-a注射+雌二醇干预组(GnRH-a+E2),GnRH-a注射+黑升麻制剂干预组(GnRH-a+ICR)。阴道涂片方法鉴定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药物干预28d。干预结束后处死大鼠,以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检测大鼠股骨远端的骨密度(BMD)。将大鼠胫骨组织脱钙,制作切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胫骨病理形态学改变;通过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比较各组大鼠模型胫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如骨小梁相对体积(TB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和骨小梁分离度(TbSp)。  结果:(1) GnRH-a+NS组股骨远端的骨密度(BMD)水平明显低于NS+NS,GnRH-a+E2及GnRH-a+ICR组(P<0.01),而GnRH-a+E2及GnRH-a+ICR组较NS+NS组略低,三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模型胫骨病理学改变显示:NS+NS组胫骨骨小梁形态结构正常,无骨小梁变细、断裂等现象,拱形结构正常,GnRH-a+NS组部分骨小梁变细、拱形结构消失,但骨小梁尚无明显断裂,GnRH-a+E2及GnRH-a+ICR两组大鼠胫骨骨小梁形态结构正常,无骨小梁变细、断裂,拱形结构正常。(3) GnRH-a+NS组骨小梁相对体积(TBV)明显低于NS+NS,GnRH-a+E2及GnRH-a+ICR组(P<0.01,P<0.05,P<0.01);而NS+NS,GnRH-a+E2及GnRH-a+ICR组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四组大鼠模型骨小梁厚度(TbTh)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S+NS组相比,GnRH-a+NS,GnRH-a+E2,GnRH-a+ICR组TbTh有下降趋势;而GnRH-a+E2及GnRH-a+ICR组略高于GnRH-a+NS,但经统计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与NS+NS组相比,GnRH-a+NS,GnRH-a+E2及GnRH-a+ICR组骨小梁数量(TbN)均明显降低(P<0.05);GnRH-a+E2及GnRH-a+ICR组较GnRH-a+NS略有上升趋势,但经统计分析,三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GnRH-a+NS组骨小梁分离度(TbSp)明显高于NS+NS,GnRH-a+E2及GnRH-a+ICR组(P<0.01);而NS+NS,GnRH-a+E2及GnRH-a+ICR组三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GnRH-a的长期注射可能会导致大鼠骨量的丢失。如同雌激素一样,黑升麻制剂对GnRH-a注射引起的骨量丢失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背景:已知钙离子是突触前膜兴奋和递质释放必要的偶联因子,与神经系统的基本电活动密切相关。钙通道阻滞剂干扰神经细胞钙获得性、增强阿片类物质镇痛效应的作用,已受到人们普遍
导体棒问题不纯属电磁学问题,它常涉及到力学和热学,往往一道试题包含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处理这类问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和规律,还要求有较高的分析能力、逻辑推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导体棒问题既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若能进行归类总结,再演绎推广,驾驭知识的能力将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现采撷几例,进行归类剖析和拓展,引导同学们熟练处
以社会热点问题作为高考试题的背景是历年高考化学命题的常见模式,关心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发现、最新科研成果等,有利于高考备考,现将2010年的社会热点与化学试题总结如下。    一、诺贝尔奖——有机合成搭建分子的“高楼大厦”
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知识点的考查在近10年的高考试卷中呈现率100%,之所以在高考中呈现率这么高原因有:(1)重要概念理解、基本计算公式的灵活应用;(2)考查许多相关知识点:如: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状态、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电子、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具体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电离与水解、电化学等几乎囊括所有知识点;(3)命题者喜欢它——调剂涉及的知识点或难度。
本文对近20年67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住院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前后十年内的病例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基础病因、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