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将人结肠癌LS-174-T细胞为研究对象,研究葫芦素B对于人结肠癌LS-174-T细胞的影响以及具体的分子机制,为将来结肠癌的药物治疗提供一定实验基础。方法:在含有10%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和100u/ml链霉素的RPMI 1640培养基中,将人结肠癌细胞株LS-174-T细胞放入其中,在温度37℃,5%CO2温箱中培养,待细胞贴壁,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试验。采用以下实验:1 CCK-8法检测葫芦素B对LS-174-T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将处于生长对数期的人结肠癌细胞株LS-174-T细胞消化成单细胞悬液后,调整细胞浓度为5×103/ml,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每组均设置5个重复孔,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为0.01μmol/L、0.1μmol/L、1.0μmol/L、10.0μmol/L及100.0μmol/L浓度的葫芦素B,同时设空白组(DMSO溶剂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不加药物组)及调零孔(只加培养基),用CCK-8法通过Ascent酶标仪检测作用24、48及72h后细胞光密度值(OD值),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绘制出细胞生长曲线。2流式细胞术PI染色法收集阴性对照组细胞和药物组(0.1、1.0μmol/L)作用24h后细胞,收集细胞用预冷PBS重悬细胞,2000rpm离心10min,洗涤细胞,加入300ul Binging Buffer悬浮,避光,室温孵育15min,上机前5min加入5ul PI,上流式细胞仪检测。3荧光定量PCR法测定STAT3、caspase-3、及tert m RNA表达水平将人结肠癌LS-174-T细胞混悬后均匀分配为三组,每组设三个样本。均接种在25m L培养瓶中,隔夜后,分别加入含浓度为0.1、10μmol/L、1μmol/L的葫芦素B。24h及48h后提取各组总RNA。应用荧光定量PCR对STAT3、caspase-3、及tert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1葫芦素B对结肠癌LS-174-T细胞的抑制作用CCK-8结果显示,葫芦素B对结肠癌LS-174-T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葫芦素B作用组(0.01μmol/L、0.1μmol/L、1.0μmol/L、10.0μmol/L及100.0μmol/L)作用24h后,抑制率分别为(0.52±0.17)%,(11.34±0.13)%,(14.27±0.61)%,(19.73±2.54)%,(74.81±2.12)%,作用72h后,抑制率分别为(0.89±0.21)%,(34.31±0.29)%,(43.01±0.59)%,(71.21±1.77)%,(98.91±0.49)%.最大抑制率为100.0μmol/L作用72h出现,为(98.91±0.49)%。2流式PI染色法分析细胞周期变化流式细胞仪PI染色法检测药物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不同药物浓度(0.1、1.0μmol/L)作用24h后,对照组与0.1μmol/L,1.0μmol/L浓度组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77.41±4.69%,58.31±3.15%和41.13±5.31%;G2/M期细胞比例分别为5.32±0.73%,14.17±0.82%和31.28±4.02%;S/期细胞比例为17.27±3.40%,27.52±4.71%和27.59±8.99%。随葫芦素B的浓度增加,处于G2/M期细胞的比例逐渐升高,G0/G1期细胞的比例却逐渐降低。3荧光定量RT-PCR检测葫芦素B对Stat3,tert,及caspase3的m RNA表达量影响药物(10μmol/L、1μmol/L、0.1μmol/L)作用24h及48h后,检测Stat3,tert,及caspase3的m RNA表达量。结果显示:Stat3与tert的m RNA表达量减少,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而caspase3的表达量的增加,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结论1对于人结肠腺癌LS174-T细胞株,葫芦素B有非常明显的抑制其生长的作用,并且与时间和剂量呈正相关。2对于人结肠癌LS-174-T细胞株,葫芦素B对其抑制作用可能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有关联。3葫芦素B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最终可能导致其凋亡。4葫芦素B作用于Stat3,tert因子,其m RNA表达量的减少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而tert的m RNA表达量的增加则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