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流域土地退化对滇池水质的空间影响力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j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是影响流域水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引起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改变的主要驱动力。滇池流域是昆明市城镇化率最高的区域,由于其土地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大量入湖污染物排放,造成流域内的水环境污染状况加剧。本文以昆明滇池流域为研究区,以近20年Landsat遥感影像及1998年-2014年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数据集,综合运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及数理统计为研究手段,揭示了流域土地利用与滇池水质的时空变化过程,并利用距离衰减函数和空间影响力模型讨论了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滇池水环境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近20年来耕地大量转化为建设用地、林地、未利用地和草地,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显著增加(P<0.001),耕地和草地面积显著减少(P<0.001),未利用呈波动上升趋势(P<0.05)。(2)19982014年各水质参数变化趋势显著,草海富营养化指数TLI明显降低,外海水质改善效果不明显。(3)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影响力与湖泊水质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滇池水质受到多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综合影响。外海高锰酸盐指数(CODMn)、溶解氧(DO)受建设用地、林地、耕地、草地的综合影响,建设用地、耕地与草海的化学需氧量(COD)及外海的生化需氧量(BOD)、总磷(TP)相关性较强,表明近20年来滇池流域城镇化强度进一步加剧,以不透水表面扩张为代表的滇池流域土地退化是导致滇池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源。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大量中国承包商走出国门,选择在海外承接国际工程,但由于自身风险控制能力薄弱,导致项目不能顺利完成。要圆满完成项目目标,风险控制能
世界就是一个大棋盘,周边传播是国家传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做好周边传播,关系到能否营造良好的、和谐的、安全的周边环境。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周边文化传播
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设计了基于Browser/Server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平台,对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进行统一管理和信用评级,面向公众公开展示其信用评级状况;以广东
随着社会和工业的不断发展,一系列疾病(如白血病,又称血癌)的发病率不断激增。其中白血病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对应不同的治疗方式。因此,在黄金时间内对患者病型进行准确的
近年来,伴随着齿轮钢产量的提高,齿轮钢的质量也在不断进步,在淬透性,气体含量,非金属夹杂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高,然而依然受到带状组织缺陷等问题的影响。因此了解齿轮钢
针对捷联惯导系统参数辨识对准法航向角估计时间长且收敛速度受到计算初值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了将对准用的陀螺和加速度计采样数据存储后按时间进行正向和逆向排列,形成正向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