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是影响流域水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引起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改变的主要驱动力。滇池流域是昆明市城镇化率最高的区域,由于其土地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大量入湖污染物排放,造成流域内的水环境污染状况加剧。本文以昆明滇池流域为研究区,以近20年Landsat遥感影像及1998年-2014年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数据集,综合运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及数理统计为研究手段,揭示了流域土地利用与滇池水质的时空变化过程,并利用距离衰减函数和空间影响力模型讨论了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滇池水环境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近20年来耕地大量转化为建设用地、林地、未利用地和草地,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显著增加(P<0.001),耕地和草地面积显著减少(P<0.001),未利用呈波动上升趋势(P<0.05)。(2)19982014年各水质参数变化趋势显著,草海富营养化指数TLI明显降低,外海水质改善效果不明显。(3)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影响力与湖泊水质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滇池水质受到多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综合影响。外海高锰酸盐指数(CODMn)、溶解氧(DO)受建设用地、林地、耕地、草地的综合影响,建设用地、耕地与草海的化学需氧量(COD)及外海的生化需氧量(BOD)、总磷(TP)相关性较强,表明近20年来滇池流域城镇化强度进一步加剧,以不透水表面扩张为代表的滇池流域土地退化是导致滇池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