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在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快速推进下,不仅确立了完整的康复医学体系,也肯定了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预防—临床—康复”三位一体的医学组织架构。随着人民群众对于康复需求的逐渐增多,康复辅助器具的发展速度不仅越来越快,康复辅助器具的需求量也是快速增长。但由于我国的康复辅助器具适配尚处起步阶段,因此人们对于康复辅助器具的认知、适配服务的流程以及国家相关的保障政策都未健全,因此康复辅助器具的适配率较低。基于该背景,本研究通过上海某大型公立康复医院为调研对象,调查康复患者对康复辅助器具适配的服务需求,并从成本-效果分析的经济学角度出发,更好地探寻康复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方案,以提高康复医院的适配率和适配效果。本研究根据医疗服务质量相关理论及评价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成本-效果分析、KANO模型等方法,重点挖掘康复患者对康复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的潜在需求,评价适配康复辅助器具和未适配康复辅助器具两种方案的效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经过1个月以上的训练,适配组在适配了康复辅助器具后,MBI和Berg指数的差值均高于未适配康复辅助器具的未适配组,存在统计学差异。适配组总成本低于未适配组,适配组平均成本为61701.27元,未适配组平均成本为88510.20元,存在统计学差异。适配组在MBI和Berg中的分值每增加1分,所需要的成本均低于未适配组的成本,且都具有统计学意义。2.KANO模型对服务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整体服务质量因素中有11项为期望需求,有8项为魅力需求,另有1项为无差异需求,其中期望需求占总需求的55%,魅力需求占40%,无差异需求占5%。满意影响力和不满意影响力结果:SI值排名前三的为康复效果、服务态度和给予鼓励;DSI值排名前三的为调整方案、服务态度和费用解释。经过成本-效果和KANO模型的两方面研究,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1.康复辅助器具适配成本-效果明显:MBI和Berg的适配组的成本-效果比值均低于未适配组的比值,说明适配组的患者支付了额外的康复辅助器具的制作和适配费用,康复效果却得到了明显提升,且住院周期也在缩短。康复患者呈年轻化趋势:本次问卷调查中显示,在250名受访者中,年龄区间在31-50岁的患者人数为101人,所占比例最高,为43.91%;其次为51-65岁的患者人数为66人,所占比例为28.70%。2.康复患者注重服务态度:在KANO问卷调查表的统计结果中,应首先关注三个质量属性,即必备属性、魅力属性和期望属性。在此次调查中显示,在20项服务中,必备属性没有,期望属性占55%,这说明这个属性中的服务是康复患者的潜在需求,他们对半数以上的康复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是有所期待的。3.康复患者呈年轻化趋势:本次问卷调查中显示,在250名受访者中,年龄区间在31-50岁的患者人数为101人,所占比例最高,为43.91%;其次为51-65岁的患者人数为66人,所占比例为2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