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有金属作为重要战略物资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对高精尖科技和军工发展意义重大,其对经济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乃至世界经济主体极为重要,可以说谁掌握了稀有金属或稀有金属产品的定价权,谁就拥有了主导世界经济未来走势的主动权。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定价权博弈已纳入全球市场竞争的时代。稀有金属产业所表现出的不完全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态势是研究当前稀有金属产品定价权问题的前提条件。稀有金属定价权的博弈是一种综合竞争实力和制定规则权利的博弈,更是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间的战略博弈。在经济全球化下,稀有金属产品的定价权缺失或弱化正危及我国稀有金属产品的价格安全和产业安全。我国无论作为稀有金属产业链上游的初级原料供给者、产业中游的生产者、还是产业终端的消费者,都不拥有定价权,就比如我国是最大稀土生产国,最大铁矿石原料进口国,但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这说明我国稀有金属产品包含的附加值比较低,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条的低端,大部分产业利益受到国际寡头的剥夺,损失了产品的国际定价权。虽然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自成立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具有解决稀有金属产业现存问题诸多的功能,但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才刚刚起步,还处在探索阶段,其是否存在强的信息溢出效应?定价权是否已经完全形成?是否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我国稀有金属产品定价权偏弱的困境?由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成立了四年多的时间,时间不太长,采用市场真实交易数据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市场供求理论、市场势力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等为依据,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信息溢出视角分析我国稀有金属产品定价权,并从国家战略储备、供需机制、市场主体、市场体系、预警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稀有金属定价权实质上是世界各国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第二,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稀有金属市场虽具备一定的定价权,但与国际稀有金属市场相比处于劣势地位。第三,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的成立为稀有金属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稀有金属定价权偏弱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这个市场是一个扭曲并被控制了的市场,且市场制度本身也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