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孔塑料是指泡孔直径为1~50微米、泡孔密度为109~1012个/cm3、泡孔分布非常均匀的泡沫塑料,其设计思想即在高分子材料内部产生比原有缺陷更小的气泡,使泡孔的存在不仅不会降低材料的强度,反而会使材料中原有的裂纹尖端钝化,阻止裂纹在应力作用下扩展,从而提高其力学性能。由麻省理工学院(MIT)与Trexel公司共同研发的制备微孔塑料的微孔发泡技术(Mucell)已经商业化,其原理是将超临界状态的大气(N2或CO2)通过安装在注射机机筒上的注射器注射入聚合物熔体中,形成单一均相的聚合物/气体体系,随后,熔体被快速注射入模具型腔,随着压力骤降,超临界气体便会逸出,形成大量的微孔,然后微孔与模腔内熔体一起冷却定型而得到泡孔大小均匀、分布均匀的微孔塑料制品。微孔制品不仅力学性能优异,而且与传统注射工艺相比,微泡注射工艺还具有以下优点:减少耗能36%左右;成型周期缩短20~50%;原材料消耗减少5~30%。微泡注射成型提供了传统注塑工艺所不具有的巨大能力,为开发新型塑料产品、优化注射工艺和降低产品成本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微孔塑料制品正被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医药、电子、食品包装等行业,越来越多的塑料加工企业投入资金对现有的注射机进行改造,利用微孔注射工艺进行生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文研究了微泡注射成型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过程,剖析了成型过程中微泡的成核、生长以及冷却定型机理;引入合理的假设,并进行必要的简化,建立了微泡生长和熔体流动的数学模型,并构造了有效算法,实现对微泡注射成型过程的数值模拟。主要内容包括:1、探讨了超临界流体在聚合物中混合、扩散、完全溶解进入聚合物形成物理性质均一体系的过程;探讨了气泡成核机理,分析了气泡长大理论模型的发展,以及气泡的稳定与固化过程。2、基于流体动力学和热力学理论,运用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菲克扩散定律以及亨利定律,描述微泡的流体动力学生长和扩散生长,建立微泡生长过程的数学模型。3、计入微泡生长对熔体流动的驱动作用以及微泡对熔体粘度的影响,宏观上将成型过程视为单相流。基于粘性流体力学基本理论,考虑模具冷却效应,用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来描述成型过程中熔体的流动和传热,并与微泡生长方程耦合,建立微泡注射成型过程的数学模型。4、微泡注射成型过程数学模型的数值求解。利用伽辽金加权余量法建立型腔内压力场求解的有限元方程,沿厚度和时间域差分建立温度场求解的差分方程,并对微泡生长方程进行差分离散。构造有效算法对这些方程进行求解,实现微泡注射成型过程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