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下经济对税收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基于DSGE理论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iu03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经济,又称为影子经济、非常规经济或者黑色经济,由意大利经济学家Giorglo Fua于1977年提出,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经济研究中一个较为独立的研究领域,产生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研究成果,加深了我们对于经济体系及经济运行方式的理解。广义上地下经济为包含地下经济、非法经济、非常规经济在内,未被官方统计到但对实际GDP做出贡献的经济生产活动;狭义上的地下经济为出于经济原因,有意或无意逃避税收负担的经济活动。根据国内外学者的估测结果,中国的地下经济规模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规模较大,可能会对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和政府调控经济的政策措施产生影响。但是辩证的看,地下经济为常规经济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储备,在实施抑制需求的紧缩性政策时,地下经济承接了部分经济下滑的负担,并且在常规经济日益呆板的情况下担当了经济润滑剂的角色。总的来说,地下经济对常规经济产生的影响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尤其是地下经济与税收政策之间相互刺激与制衡,使得单方面的研究都存在逻辑上的缺陷,因此对于地下经济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研究内容。  地下经济的隐蔽性,使得相关的研究手段较为单一,而DSGE模型的引入为地下经济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了新的工具。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理论框架上建立了一个包含有地下经济部门的DSGE模型,将税收政策和技术作为主要冲击,分析了地下经济与税收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降低税率有助于控制地下经济规模,提高经济的稳态水平,而提高税率会进一步加剧地下经济问题,并使经济的稳态退化至较低的水平上。地下经济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简单的加强监管与提高处罚力度不能产生长期有效的结果,反而有可能使不可见的经济活动变得更加难以监控,进一步提高监管难度与监管成本。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地下经济带来的税收流失会影响政府支出职能的履行,但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这部分生产是无法转入常规经济的,因此对于这部分经济活动来说,也许并不存在所谓的地下经济税收流失问题,因此政府应当把整治的重点放在带有垄断性质的行业中。基于以上结论,建议适当降低税率和扩大税基、加强监管、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完善的劳动者保障制度与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更加自由开放的市场。
其他文献
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风险高度集中的主体,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着风险管理的极大困扰。但是业内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等方面,还
201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工业4.0”的概念首次被提出,预示着全球将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一场新的工业革命狂潮。而当下,全球依旧正加速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信息化
房地产业和金融业是当今中国经济的两个关键性行业,调整好两者自身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我国经济保持健康发展的基石。作为这两个行业的关键性数量指标,房地产价格和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