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饲、加工兼用型作物,广泛种植于我国西北地区,被誉为新世纪我国最有发展前景的高产经济作物之一。定边县地处高海拔地区、光照充足的、昼夜温差大,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对保证当地粮食安全、丰富饮食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具有不可替代重要作用。马铃薯是定边县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8万hm2,鲜薯产量达到110万t。定边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到榆林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的40%左右,占到陕西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0%左右。定边县马铃薯发展得益于良好的生态条件和精耕细作的传统种植习惯,2007年定边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马铃薯特产之乡,2015年定边县被农业部列入马铃薯主粮化示范县。从1949年开始不断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至20世纪60年代种植面积增加到4万hm2,到21世纪种植面积基本稳定6.78万hm2,2012年面积最高达到8万hm2。单产水平从1949年的10t/hm2,提高到2014年最高水平16.5t/hm2,增加了65%。2008年至2015年实施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连续4次创造了全国马铃薯大面积单产最高纪录。定边农民人均马铃薯采收量为4t,种植马铃薯人均收益为4000元,占到定边农民人均收入的60%,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马铃薯种植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种薯繁育体系不健全,种薯质量不高;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以原料销售为主;品牌营销滞后,产品市场占有率低;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缓慢,现代化储藏设施能力不足,缺乏大型加工产业龙头企业。为此,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了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发挥定边资源环境和技术优势,加强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调整种植品种结构,提升马铃薯品质和产量,由以销售原料为主向销售深加工产品方向转变,逐步实现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品种多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加工精深化、产品主食化,销售品牌化,促进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论文通过3个案列分析证实,定边县马铃薯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通过规模化种植、组织方式创新和加工增值等,使得马铃薯成为榆林马铃薯生产的典型样板,促进了榆林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