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位格为中心的塑造——朋霍费尔伦理学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ing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朋霍费尔(DietrichBonhoeffer,1906-1945,一译潘霍华)是20世纪德国有影响的基督教思想家,《伦理学》(1940-1943)作为其代表作,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自新约时代以后基督教伦理学兴起以来,伦理学思想中占统治地位的、自觉与不自觉地规定一切的基本概念,是两个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张力,其中的一个是上帝的、神圣的、超自然的、基督的,另一个是世界的、世俗的、自然的、非基督的。其间的冲突在中世纪盛期达到第一顶点,宗教改革以后在伪新教思想中达到第二个顶点。使得实在整体分裂成两部分。而由于把实在整体划分为一个神圣的领域和一个世俗的领域,一个基督的领域和一个世界的领域,也就导致了两个区域中唯有一个才能存在的可能性。朋霍费尔的《伦理学》正是要探讨这两部分的正确关系,以纠正在伪路德宗学说中被误解的路德“两个王国论”思想。   朋霍费尔的神学关注的中心是基督论的主题。朋霍费尔试图恢复为卡尔西登公会神人二性一体,“不混、不变、不分、不离”的传统,并将之从单纯教义发展到教会论、末世论、知识论以及生命圣化的维度。对于路德与朋霍费尔而言,一个完整的基督论必然包括今在的复活的基督的生命。朋霍费尔认为,人与上帝的相像并非存在之类比,而是关系之类比;突出位格的关系性使得朋霍费尔的伦理学呈现出一种动态而非静态的面向。   朋霍费尔已充分感受到现代性伦理正在涌现的问题,在对康德的形式主义和尼采的意志论的批判中,他试图着手建构其“作为塑造的伦理学”。   朋霍费尔伦理学关注的主要命题是生命的塑造,这从他以“作为塑造的伦理学”为标题的一章中可见一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朋霍费尔的伦理学是以位格为中心的具体的塑造。本文将从这一思路出发讨论朋霍费尔的丰富的伦理思想,尤其侧重探讨有关塑造的若干问题,特别是“诫命”与“委托”在塑造中的位置。   
其他文献
该文从晏子思想的来源入手,分析了其哲学思想、治国思想、伦理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对晏子思想以系统阐述.晏子思想是在齐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化这一历史大背景下产生
  本文认为:爱比克泰德哲学是一种以人生幸福为其旨归的道德哲学。在爱比克泰德看来,幸福在严格意义上讲不允许有丝毫不幸和失望的可能性,幸福与不幸之间的区分是绝对的,幸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