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茎秆抗倒相关性状及其配合力QTL定位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fqd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倒伏一直是影响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制约机械化收获的主要因素。玉米茎秆强度及其纤维品质与植株抗倒伏能力关系密切,越来越受到育种工作者的重视。对种质资源的茎秆强度和纤维品质性状及其配合力的遗传基础进行研究,可以为抗倒耐密育种提供基础。本研究对自然群体、4个测验种与100个自交系杂交得到的F1群体及由X178和NX531构建的RIL群体的抗倒相关性状多个环境下的表型进行鉴定,并对杂交群体的抗倒相关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合基于测序的高通量的SNP分子标记,对各群体的茎秆抗倒伏性状及其配合力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如下:1.对本试验中所用自然群体、重组自交系群体、F1群体的茎秆抗倒伏性状进行鉴定。3个群体的抗倒伏性状在不同环境下变异系数均较高,表明抗倒伏性状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2.基于GBS基因型分析得到的覆盖群基因组的83057个SNP标记,对玉米自然群体的抗倒伏性状BLUP值进行关联分析。共定位到318个关联位点,穿刺强度、弯折强度、第三节间长和粗、第四节间长和粗、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分别定位到163、14、29、16、20、16、39、9和12个标记,位点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的变化范围为7.05%-19.14%。不同性状共同定位的区段有15个。3.亲本自交系的抗倒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都大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说明亲本自交系的基因加性效应对后代杂交组合的抗倒性起主要的作用。对抗倒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进行关联分析,共定位到49个一般配合力关联位点。4.对RIL群体所有环境下的表型性状进行BLUP预测,利用抗倒伏性状的BLUP预测值进行连锁分析。所有性状共定位到21个QTL位点,其中,穿刺强度、弯折强度、第三节间粗、第四节间长、第四节间长粗、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分别定位到5、2、2、2、2、2、3、3个QTL,单个QTL表型贡献率范围为0.94%-19.86%。半纤维素含量(60.799-71.405cM)与木质素含量(46.060-71.405cM)在Chr2上定位到共同QTL。5.比较3个群体的定位结果。自然群体与F1群体共定位区段有6个,自然群体与RIL群体的共定位区段有12个,RIL群体与F1群体共定位区段有5个。其中,3个群体共同定位到的区段有Chr5212.877-215.185Mb、Chr6127.258-130.884Mb和Chr9131.584-138.705Mb。本研究结合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两种方法对3个群体(自然群体、RIL群体和F1群体)的茎秆抗倒相关性状进行定位分析,定位到了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及其配合力的稳效QTL位点,为玉米抗倒遗传改良和分子标记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正>自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北京市朝阳区司法局依托丰富的刑事辩护律师资源、多样的刑事案件类型、优秀的司法工作队伍,在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细化援助程
中国罗非鱼产业一直依靠国际市场来带动其发展,过分依赖于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论文选取2002-2012年中国向15个贸易伙伴国(地区)罗非鱼出口量的面板数据,利用引力模型分析
<正>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的全国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监测结果,我国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疾病占全部水生动物疾病种类的48.0%以上,水产养殖动物受到细菌性疾病的危害而遭受
<正> 磷酸在世界上属大宗化工产品之一。据统计,1980年世界磷酸在其主要消费领域中的消耗量(以P2O5计)是:磷肥3200万吨,制造洗涤剂原料160万吨,饲料添加剂120万吨,水处理剂、阻
胡适是近代中国历史中的关键人物,一直以来,颇具争议。本研究以《人民日报》为窗口,窥探其中对胡适的评价。本文将《人民日报》中的胡适形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49前
<正>信息工作是一个由发现、收集、选题、编写、报送、采用、跟踪落实、转化应用等环节组成的完整链条,其中编写是提升信息价值、争取上级采用的关键环节。办公室担负扎口职
<正>1 定理的提出及证明 对于两条二次曲线公共点个数问题,文[1]例示了“双判别式法”,文[2]介绍了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知识求解的方法。本文先给出一个判定两条二次曲
通过司法实践的方式来调节中央与地方的责权关系,既有继承性又有开放性,能够较好地应对时代变化的挑战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的法治化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老问题。1994年
通过对沈阳地铁1号线车辆现状及架修水平的分析,制定适合沈阳地铁1号线的架修维修策略,阐述沈阳地铁公司如何根据架修策略从设备、人员架构、工艺规程、人员培训、物料、委外
创造性思维贯穿于设计过程的始终。设计过程的本质在于启发创造性思维,创造新的产品或形式。设计产品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它的创造性。运用创造性思维规律及个性化艺术设计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