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银行在贷款时存在较大的政策倾向,对于大型国有企业以及国家大力支持的产业方面,贷款条件更低,更容易获得贷款,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既难以从银行获取足够的贷款,也难以从资本市场获取贷款,使得中小企业面临长期资金不足问题,这给予了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许多优秀的企业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帮助下,成功在各大交易所上市,获得了完美的融资通道。然而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起步较晚,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仍不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退出投资主体实现盈利,而如今在退出环节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2011年我国PE通过IPO方式退出的比例接近90%;2012年PE通过IPO方式退出的比例下降至70%;2013年上半年,由于国内IPO暂停,PE支持的中国企业在境外上市的仅17家,而同期PE市场发生100起并购案例。在美国,PE通过IPO方式退出仅占15%,近70%通过并购退出。这预示着,未来中国PE退出的方式将发生重大改变。本文阐述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项目的退出方式及退出机制,结合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各种退出方式的现状及数据,深入分析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退出方式上所面临的问题。国内IPO的暂停,更让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往依靠公开发行上市退出的方式难以为继。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结合中国PE市场的企业并购趋势,探索出以并购退出为主要通道的发展方向。同时,国内新三板的成功扩容以及活跃的市场表现,给了PE基金一个新的退出路径。但是,私募股权投资市场需要退出的资金远远不是目前已有资本市场可以消化的,而且目前的退出方式也存在诸多需要完善之处。为此,在本文的最后章节,针对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企业并购相关配套及新三板市场转板机制提出具体建议,并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的次级市场进行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