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v6的智能物件网络研究和测试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e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引入TCP/IP架构的智能物件网络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数量巨大的传感器节点需要接入国际上最大的主干网络Internet,使得地址空间逐渐耗尽的IPv4协议难以满足智能物件网络的需求。而IPv6协议拥有128位巨大地址空间、内建的安全机制、移动性、即插即用等优势。基于IPv6的智能物件网络接口层遵循IEEE802.15.4标准。IPv6要求链路支持最小为1280字节的MTU(最大传输单元),而IEEE802.15.4链路的MTU只有127字节,所以必须在IP层下面定义一个适配层,实现IEEE802.15.4和IPv6之间的平滑衔接。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IPv6智能物件网络的适配层技术及路由设计,主要工作如下:   (1)适配层的分片与重组。由于IEEE802.15.4链路的MTU与IPv6链路层的MTU不匹配,需要适配层的分片与重组机制在源节点对IPv6网络层数据报文进行分片、在数据报文目的节点的处重组IPv6网络层数据报文。   (2)网络层报头压缩。由于IPv6网络层固定报头占40个字节而IEEE802.15.4的链路MTU只有127字节,所以选择有效的网络层报头压缩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网络的吞吐量,而且可以降低节点能耗。对现有的网络层报头压缩方法LOWPAN_HC1进行分析,针对其不能对全局链路单播地址和全局链路多播地址压缩,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层报头压缩方法LOWPAN_IPHC,并将这两种报头压缩方法进行比较。   (3)路由设计。基于IPv6的智能物件低功耗有损网络的MAC层和物理层遵循IEEE802.15.4规范。现有的路由协议未曾考虑路由节点的资源受约束性、链路的有损性,不能直接应用到基于IPv6的智能物件低功耗有损网络中,针对这一现状,ROLL任务组提出了一种基于IPv6的低功耗有损网络路由协议-RPL的总体框架,我们使用基于Contiki操作系统内的Cooja网络仿真平台对这一路由协议的收敛速率、信令开销、能效及服务质量等进行模拟仿真分析。文章的最后安排了两个基于Contiki的智能物件网络功能测试实验。第一个是基于UDP套接字的点对点试验,用于测试适配层的分片重组及新的网络层报头压缩方法LOWPAN_IPHC;第二个是结合Contiki内集成的可视化软件Collect-View完成由六个节点组成的UDP数据收集试验,用于测试RPL协议的相关性能。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非线性离散系统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而输入状态稳定作为鲁棒控制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分析带有外部扰动输入的非线性系统具有较好的效果
视频业务一般被分成两大类:视频下载和在线视频。其中,在线视频是视频业务的主要部分,它包括视频点播、视频会议、视频教育、视频诊断和视频监控等。在线视频是基于流媒体技术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仪器仪表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信号的处理与分析已经成为工业控制、移动通讯、图像识别等研究领域的技术人员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信号分析仪是电子设计和科研中
在配电网中,随着各种电力电子装置的大量使用,会有谐波产生,电力系统中各项参数会受影响,电力系统中输电线的损耗会大大增加,而且降低了设备的寿命,干扰了通信设备。在解决谐波问题中,源电力滤波器它是一种电力设备,在谐波弥补里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我们研究的核心问题就与之相关的控制方式。在世界上,对APF的应用研究并不是很详细,但是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人们去研究并解决。所以,本文对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方法进行了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中型城市已经开始对现有建筑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高大空间作业平台是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必需设施。然而,目前在我国的绝大多数高空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多采用原始的龙门架、脚手架、井架、工业用施工用电梯以及各种简易升降吊装设备等,这些设备为高空施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设备的弊端也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设备的布置和安装周期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