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先天性胆道闭锁的病理改变与预后的综合评价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on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新生儿先天性胆道闭锁患者的病理特征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本研究采取回顾性病例资料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诊断为新生儿先天性胆道闭锁的病例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肝移植术后的肝组织病理组织学结果,统计肝硬化患者54例,非肝硬化患者66例。分析肝硬化组患者和非肝硬化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结果、肝功能结果、免疫功能、炎性因子水平之间的差异,同时针对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进行分析,分析患者的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和危险因素。结果肝硬化组患者与非肝硬化组患者的性别(Χ2=0.251,P=0.620)、疾病类型(Χ2=2.481,P=0.290)以及体重指数(t=0.296,P=0.680)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肝硬化组患者的黄疸严重程度(Χ2=6.851,P=0.033)、年龄(t=4.264,P=0.000)、总胆红素(t=10.276,P=0.000)、直接胆红素(t=15.657,P=0.000)、间接胆红素(t=38.064,P=0.000)、碱性磷酸酶(t=3.728,P=0.000)以及总胆汁酸(t=40.871,P=0.000)均高于非肝硬化组患者;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汇管区增生情况分析,肝硬化组患者的汇管区B1患者12例,B2患者12例,B3患者30例,非肝硬化组患者汇管区B1患者39例,B2患者11例,B3患者16例,两组患者的汇管区增生情况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7.251,P=0.000);肝硬化组患者肝细胞的MMP-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肝硬化组(P<0.01);并且患者肝组织中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强,且呈显著正相关性(r=0.512,P=0.04)。肝硬化组患者的CD3+(t=8.819,P=0.000)、CD4+(t=13.156,P=0.000)、CD8+(t=9.001,P=0.000)、Ig A(t=2.651,P=0.009)、Ig M(t=2.162,P=0.033)、Ig G(t=3.721,P=0.000)、CD4+/CD8+比值(t=4.198,P=0.000)均显著低于非肝硬化组;肝硬化组患者的TNF-α(t=22.753,P=0.000)、IL-6(t=2.479,P=0.015)、IL-8(t=4.685,P=0.000)含量显著高于非肝硬化组患者;肝硬化组患者的未治愈率显著高于非肝硬化组患者(Χ2=25.521,P=0.000);肝硬化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17.747,P=0.000)、谷丙转氨酶(t=10.824,P=0.000)、谷草转氨酶(t=12.527,P=0.000)以及经皮胆红素(t=6.884,P=0.000)显著高于非肝硬化组患者;患者的年龄(r=1.221,P=0.000)、总胆红素(r=1.612,P=0.000)、直接胆红素(r=1.331,P=0.000)、间接胆红素(r=1.181,P=0.000)、谷丙转氨酶(r=1.228,P=0.000)、谷草转氨酶(r=1.871,P=0.000)、经皮胆红素(r=1.254,P=0.000)、肝纤维化程度(r=1.614,P=0.000)、汇管区增生情况(r=1.284,P=0.000)均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呈正相关性;患者的年龄(OR=1.075,P=0.043)、总胆红素(OR=1.019,P=0.001)、直接胆红素(OR=1.232,P=0.001)、间接胆红素(OR=1.521,P=0.000)、谷丙转氨酶(OR=1.218,P=0.000)、谷草转氨酶(OR=1.062,P=0.000)、经皮胆红素(OR=1.577,P=0.000)、肝纤维化程度(OR=1.621,P=0.000)、汇管区增生情况(OR=1.522,P=0.000)均为新生儿胆道闭锁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胆道闭锁合并肝硬化患者,患者的肝细胞损伤情况较为严重,患者的免疫功能显著下降,随着患者的疾病进展,患者的不良预后显著升高,患者的肝脏纤维化以及汇管区增生情况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高氧暴露对A549细胞中CYP1A1、Nrf2和NQO1表达的影响目的探讨高氧暴露下A549细胞中细胞色素P4501A1(cytochrome P4501A1,CYP1A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和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AD(P)H quinone oxidoreductas
目的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Related to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PH-CHD)是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异常所致的一种疾病,长期异常的肺血流动破坏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使肺血管发生不可逆性病变,甚至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因此,明确PH-CHD患儿肺血管内皮损伤严重程度及其相关血流动力学特性,有助于揭示影响PH-CHD发生发
对于船舶来说,降低能耗最主要的方式是降低它的阻力。船舶阻力分为粘性阻力和兴波阻力,在船舶设计过程中,尺寸要求一定的前提下,粘性阻力的降低空间有限,而兴波阻力还有较大的降低空间。目前,对于减低兴波阻力的最重要的方式是安装球鼻艏,而球鼻艏的尺寸、形状则是决定其降阻性能的关键。在新型船舶的开发过程中,往往没有母型船资料的提供,对于安装球鼻艏的几何空间内,如何得到一个性能优良的球鼻艏,在设计问题中的体现在
【目的】:与急性非穿孔性阑尾炎相比,儿童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术后恢复慢、并发症较多;目前,对术中处理儿童急性穿孔性阑尾炎腹腔脓液的方法尚有争议。本研究拟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术中不同处理方法对儿童急性穿孔性阑尾炎腹腔脓液的疗效,以期促进阑尾炎切除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19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儿童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共计84例的临床资料,按纳入标准且采用腹腔镜手术
研究背景: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往往同时发生于同一患者身上,是涵盖了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的一大类病症。鉴于目前学科分化,各科医师不能够对疾病进行全方位诊疗。多学科诊疗(MDT)已成为积极倡导的医学新模式,但对于过敏性疾病,该模式目前研究较少。为了打造过敏性疾病MDT,需开发出一套信息化系统为其提供数据平台。研究目的:以过敏性疾病多学科诊疗的业务模式及临床数据应用需求为导向,构建临床信息模型,依
背景越来越多的儿童发生性早熟或青春期提前,女童发病率尤甚,这不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其成人时期的健康状况。目前,性早熟已成为继肥胖症之后的小儿内分泌第二大常见疾病,探究其防治的方式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之一。肥胖,尤其是女童的肥胖,与性早熟的发生密切相关。脂肪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瘦素,作为性发育启动的关键因子,是肥胖与性早熟发生机制中的重要桥梁。茶多酚作为茶叶中的主要功效成分,已
研究背景与目的在全球范围内,哮喘、喘息、鼻炎和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显著上升。有许多影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过敏性疾病的患病。作为学龄前儿童这样的易感人群,与成年人相比,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并且在相同的暴露水平下,他们更容易患哮喘和其他过敏性疾病。因此,本研究旨在详细描述2019年上海学龄前儿童的过敏性疾病患病率,并探讨社会人口统计学因素,围产期健康因素以及儿童环境行为因素与过敏之间的关系以及描述现阶
肺不张是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儿(先心患儿)围术期最常见的肺部并发症之一。尽管轻度的肺不张对患儿预后无明显的影响,但严重的肺不张不仅会影响患儿的通气和换气功能,而且还可能延长患儿术后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在心脏外科监护室的停留时间,甚至导致患儿的死亡。此外,还会明显增加患儿的医疗费用。肺不张与术后肺部并发症密切相关。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先心患儿围术期
目的:评价舒更葡糖钠在优化先心患儿术后呼吸管理和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择期心脏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0例,ASAⅡ-III级,性别不限,年龄1~6岁,体重7.0~25 k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舒更葡糖钠(S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20例。术毕送回心脏重症监护室(CICU)继续监护治疗。当强直刺激后计数(PTC)=1-2和四个成串刺激(TOF)值=0时,S
目的:研究国内帕金森病精神病性障碍(Parkinson’s disease psychosis,PDP)和淡漠的患病率、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基因或影像学指标在PDP和淡漠早期识别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149例PD横断面研究中,以帕金森病阳性症状评估增强量表对PD患者进行评估PDP,分析相关因素。141例PD前瞻性研究中,以里尔淡漠评定量表对PD患者进行基线及2.5年随访评估淡漠,分析相关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