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DMA 系统以其固有的抗干扰性、隐蔽性和软容量等特点,已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流多址方式。而CDMA 系统性能受限于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多址干扰(MAI)和码间干扰(ISI),如何消除这些影响是提高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主要课题。除了FDMA、TDMA 和CDMA 外,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空分多址接入(SDMA)也被作为无线通信中的多址接入方案。其中SDMA 通过采用波束形成技术在空间上将用户分开,它可以同时用于所有其他多址接入方案。所以空时处理技术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空间域和时间域联合处理接收信号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信号处理技术和时间信号处理技术的优势,有效抵抗ISI、减少MAI、增加多径分集增益以及提高天线阵列增益,达到的效果是单个天线的单时间处理方法无法实现的。作为3G 标准之一的TD-SCDMA 系统,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智能天线用于波束的赋形,从而在基站和用户之间建立起一条能量相对集中的无线链路,大大降低系统干扰,提高系统容量。联合检测充分利用所有用户的扩频码、幅度、相位等信息,能同时消除多址干扰(MAI)和码间干扰(ISI)。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虽然都能抑制系统干扰,但各有侧重,智能天线在抑制区间干扰方面的能力要远远高于联合检测,而联合检测则在抑制区内干扰方面的能力优于智能天线。如何将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 介绍了智能天线和多用户检测的概念。建立TD-SCDMA 系统上行链路基站智能天线接收信道的信道衰落模型,并给出了适合TD-SCDMA 系统特点的迫零联合信道估计(ZF-JCE)方法。提出2D RAKE 接收机可以采取的几种空时处理结构,通过比较得出适合TD-SCDMA 系统的空时联合结构2D RAKE 接收机;并在理想信道估计下进行系统级仿真,证明空时二维接收机结构所具有的空间增益。介绍空时联合结构的ZF-JD 接收机。通过仿真证明,TD-SCDMA 系统基站接收采用智能天线和JD 联合结构的接收机,其性能比2D RAKE 接收机性能好,确定了本文下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