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催化炔丙基乙酸酯与肼反应的机理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tianyi1990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渡金属催化C–H官能化反应是选择性构筑C–N键的有效合成方法,由此获得的2–吡唑啉类化合物不仅可以应用于生物、农业、染料和有机电致发光中,而且还是一些抗病毒、抗癌、抗菌等药物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过去几十年里,许多贵金属Pt、Rh、Ru、Au等催化剂催化的C–H官能化反应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使用成本高,不易回收限制了其应用。铜易与具有优良性能的配体形成化学选择性高、廉价、环保的新型催化剂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传统方法相比,铜催化炔丙基乙酸酯肼化反应具有底物简单且范围宽,条件温和,产物的对映选择性(94%ee值)高等特点。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研究了Cu催化炔丙基乙酸酯与肼反应的详细反应机理,重点阐述了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以及一系列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形成,获得了反应进行的最优路径,为催化剂的发展以及实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活性催化剂CuL对炔丙基乙酸酯进行活化,经历一系列氢转移中间体以及乙酸还原消除形成关键中间体累烯基铜。本文通过比较乙酸还原消除的三条不同反应路径,即无溶剂分子参与反应路径ⅠA,N(CH33分子参与的反应路径ⅠB,以及MeOH溶剂分子辅助的反应路径ⅠC。计算结果表明,MeOH分子的参与(反应路径ⅠC)可以将有效反应能垒降低5.92 kcal/mol(18.81 vs 24.73 kcal/mol),以催化剂CuL为零点参考。相比之下,N(CH33参与(反应路径ⅠB)能使反应活化能降低更多,为13.33 kcal/mol,以催化剂Cu L为零点参考。其次,对于单取代肼进攻累烯基铜化合物的反应过程,分别考虑了添加剂N(CH3)3和MeOH的作用。文中分为三条路径,即路径ⅡA(无溶剂分子参与反应)、路径ⅡB(N(CH33诱导炔烃去氢)和路径ⅡD(溶剂分子参与的氢转移)。计算结果显示,甲醇对活化肼的N–H键起了重要的诱导作用。甲醇分子与肼形成氢键O···H-N1得到中间体2f,进而发生C–H还原形成中间体2g,即甲醇分子上的羟基氢原子转移到炔烃的ɑ-C上,同时与N1相连的H原子转移到甲醇的氧原子上。从2g出发,甲醇分子诱导炔发生1,2–H迁移,然后–NH2进攻C1得到一个五元环化合物。随后甲醇分子再次诱导N–H键断裂,最后在两分子甲醇诱导的作用下,N2–H发生1,3–H迁移生成稳定化合物,这与实验上得到的结果完全一致。通过比较三条路径的能量得出,甲醇分子参与的氢转移路径ⅡD是最优路径。反应过程的决速步都是1,3–H迁移过程。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为理解CuL催化炔丙基乙酸酯与肼的详细反应路径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很好的解释了实验上添加剂的作用,更是对实验研究者所提出的可能路径进行了补充和校正。在累烯基铜的形成过程中,N(CH33分子能够很好地促进乙酸消除。而在单取代肼进攻部分,MeOH溶剂分子的参与对于N–H键的活化和氢转移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该论文主要研究联烯化学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并主要集中在联烯酮,联烯酸酯,联烯醇上.β,γ-不饱和羰在化合物双键受羰基的影响容易迁移到α,β位,因此这类化合物合成起来往往
开发并应用具有高活性、高产物选择性的催化剂是催化领域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不同制备方法,制备了系列具有层状结构的Cu-Mg-Al类水滑石,并以其为前驱体制备了Cu-Mg-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比较了类水滑石及其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结构和在偶联反应中催化活性的影响。首先采用水热-尿素水解法制备了系列Cu2+含量不同的Cu-Mg-Al类水滑石,考察了这些催化剂在碘苯与苯酚合成二苯醚反应
在有O_2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中,O_2的还原过程往往制约着整个反应的反应速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Pt、Ag、Au等贵金属纳米团簇以及PtCu、AuPt、AuPd二元合金团簇作为光催化剂可以很好的提高这些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速率,在可见光范围内表现出光增强的催化能力。但是在这些光催化反应中,O_2与贵金属团簇之间的电子转移,光吸收的机理与过程还不是很清楚。另外,在光照条件下,对于贵金属/Ti O_2体
以吩嗪类物质中性红、吩噻嗪类物质天青A和吩噁嗪类物质灿烂甲酚蓝为代表,研究了吩嗪、吩噻嗪、吩噁嗪类有机染料在电极上进行电化学聚合的条件及性能;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
波包的理论和有关概念性质在1926年开始建立.1987年,A.H.Zewail和他的实验小组完成了第一个化学反应过渡态飞秒尺度的pump-probe光谱实验,标志着飞秒化学的创立.同时也是人类
摘要:女贞叶是植物女贞的干燥叶。由于其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血、消肿定痛等多种功效,因此被作为一种开发前景好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女贞叶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含有齐墩果酸、熊果酸等多种活性成分。本文以女贞叶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酶法提取女贞叶活性成分齐墩果酸,并采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选择性分离。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以齐墩果酸为模板分子,在接枝了偶氮苯衍生物(自制)的10μm硅球表面,采用表面印迹技术,通过
该论文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法,重点研究了两种过渡金属氧化物薄膜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一种是作为阴极材料的由NiO与VO组成的复合氧化物薄膜;另一种是作为阳极材
该文通过考察猴金属硫蛋白及其N4C,T27C和N4C/T27C突变体蛋白的紫外光谱和园二色相光谱性质,发现增加的Cys4和Cys27确实参与了金属硫簇的形成.在结构整体上,突变体蛋白α-dom
该论文依据分子筛电荷匹配的原则,深入考察了不同模板离子与磷酸铍骨架的相互作用,着重探索了利用不同特质为模板,合成新结构,新组成的磷酸铍分子筛.通过使用不同的有机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