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使组织机构内部同时运行了众多异构的OLTP系统,并积累了大量历史数据。为能向管理者提供全局一致的信息视图,并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分析需求,出现了DB-ODS-DW三层体系结构。其中ODS承担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ODS的建立不但使全局一致的数据视图创建成为可能,而且在其之上可实现即时OLAP和全局OLTP。 首先介绍了ODS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其与DB和DW的区别联系,描述了元数据的定义、分类和作用等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公共仓库元模型(CWM)的产生、发展、层次模型和CWM提出的元数据体系结构。 以特种设备ODS系统的实施为背景,提出了一套ODS系统构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元数据、逻辑和物理等三个模型。元数据模型用于存储关系型物理数据模型,它依赖于CWM,通过引用CWM提供的类,并对部分类进行适当的扩展,从而产生ODS的元数据模型。通过Java元数据接口(JMI)编程将生成的元模型转化成实际需要的物理结构。在逻辑模型中,重点考虑了元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问题。通过对元数据存储和管理技术的比较和分析,逻辑模型采用了元数据仓技术。物理模型描述了ODS系统的具体实施过程,其中,采用了一种基于XML技术的通用数据交换机制,以及一种基于广域网和异构环境下的数据传输策略,实现了ODS系统ETL功能中的数据抽取。此外,描述了数据转换和数据加载的功能及实现方法。